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生中心菌根菌研究 盼助復育石灰岩地

2020/7/27 11:27(7/27 11: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7日電)特生中心今天表示,根據研究,菌根菌能幫助植物在惡劣環境中生存;目前全世界發現約300多種,台灣已有紀錄約80多種,希望透過調查,增加石灰岩地復育的可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於台灣東、西部共4處石灰岩廢棄礦區進行植物共生真菌調查,共記錄11屬19種內生菌根菌,其中包含發現1種台灣新紀錄種Ambispora granatensis。

特生中心副研究員林子超告訴中央社記者,最初有Ambispora granatensis紀錄是在西班牙,這次調查是第一次在台灣發現;調查區域包含東部宜蘭、花蓮,西部關西及大崗山等地。

林子超表示,在國外已有許多藉由菌根菌接種來提高礦區跡地植生回復的研究,國內相關資料則明顯不足,目前全世界發現約300多種,台灣已有紀錄約80多種,因此才會希望透過調查,增加石灰岩地復育的可能。

林子超說,石灰岩地若是表土遭破壞,在國外也有數十年無法恢復的情況;這次以石灰岩礦區復舊常用造林樹種台灣赤楊,與不同區域優勢菌種試驗,進一步證實菌根菌確實有助於植物生長於不良的生育地。

特生中心指出,菌根菌是土壤中廣泛存在的真菌,這類古老生物於4億年前的奧陶紀即與植物形成密切關係。歷經長期共同演化,至今約有80%以上的陸生植物可與內生菌根菌形成共生。

特生中心表示,在貧瘠土壤中,植物可藉由菌根菌產生的根外菌絲增進養分及水分吸收,因此形成菌根的植物多具有較高競爭力,尤其面對生育地不良的逆境,使不良生育地植生復育工作更能事半功倍。(編輯:管中維)10907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