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北部種大豆現契機 新品種金圓產量、蛋白質雙高

2022/12/14 17:37(12/14 17: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14日在台北舉行「開創北部地區國產大豆產業新契機」記者會,發表耐候高產新品種大豆「桃園1號—金圓」,以及低損耗乾燥製程、脆豆加工利用兩項新研發技術。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攝  111年12月14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14日在台北舉行「開創北部地區國產大豆產業新契機」記者會,發表耐候高產新品種大豆「桃園1號—金圓」,以及低損耗乾燥製程、脆豆加工利用兩項新研發技術。中央社記者楊淑閔攝 111年12月1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4日電)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今天發布費時7年、專為北部天候育成的大豆新品種「桃園1號—金圓」,秋作每公頃產量可從1300公斤提升至2450公斤,且蛋白質含量近42%,比中、南部栽種高。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今天召開「開創北部地區國產大豆產業新契機」記者會,發表耐候高產新品種大豆,以及低損耗乾燥製程、脆豆加工利用2項新研發技術。

桃園區農改場場長郭坤峯說,新竹以北原本不是大豆傳統產區,而農委會為達到提高糧食自給率、活化休耕地及落實稻田轉作,推動了大糧倉計畫、稻作4選3、大區輪灌制度等政策,配合政策執行,桃園區農改場建立北部地區大豆綜合管理栽培技術。

桃園區農改場並從民國104年起辦理27場講習及機械化栽培觀摩會,推廣栽種技術,讓每公頃原本平均產量800公斤增至1300公斤;栽種面積從104年的59公頃,增加至107年的530公頃,成長近8倍;但是108到110年維持在450公頃,發展停滯。

郭坤峯進一步指出,這次發表費時7年,為北部日照較少的天候所育成的新品種「桃園1號—金圓」,進一步將產量再大幅拉高,春作產量每公頃2040公斤,秋作並達2450公斤;而且蛋白質含量平均達到41.9%。

育成「桃園1號—金圓」的桃園區農改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林禎祥說,目前全台大豆栽種品種多為「高雄選10號」,中、南部日照較足,蛋白質含量37%、38%,「桃園1號—金圓」在北部栽種達41.9%,更勝之。

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副分署長林美華說,搭配政府推動稻作4選3,農民不能連續4期種水稻,才能公糧收購,北部農民可在二期作改種新品種大豆金圓,每公頃可獲綠色環境給付新台幣6萬元,若取得產銷履歷驗證,每公頃可獲1.5萬元補助。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林禎祥補充,相對於中、南部二期種大豆時間點在9月上旬,北部則要在8月中、下旬種,原本11月下旬、12月上旬收成,種植金圓11月中旬即可收成,秋作只要種植98天,春作約108天,因11月上旬才命名,品種權明年申請。

另外,桃園區農改場費時3年建立的「大豆乾燥調製技術」,可讓耗損度從16%降至10%,已技轉「北區非基改大豆雜糧理集貨處理中心」;另一項「黑豆脆果加工技術」則技術授權桃園市觀音區農會,已開發出「米花脆果」產品,在農會門市或網站銷售。(編輯:張芷瑄)11112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