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清大研發顯示器應用新技術 助台光電科技攀顛峰

2019/6/5 12:42(6/5 16: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台北5日電)顯示器技術快速演進,人類對色彩要求也越來越高,清大團隊首創噴霧合成技術,開發出量子產率趨近100%、高色純度的鈣鈦礦量子點,未來可解決microLED巨量轉移、低色均勻度等問題。

在科技部支持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教授林皓武與研究團隊研發出領先全球的創新技術「噴霧合成法製備完美顯色多彩鈣鈦礦量子點」,創新的研究成果於2018年獲得國際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報導,並得到背封面的重點特寫。

林皓武表示,鈣鈦礦的量子點其實是1種奈米結晶,是近期非常熱門的研究主題,具有優良的光物理特性,如色純度高。此外,鈣鈦礦量子點只要透過改變組成成份即可調色,像綠色比較容易調,國際上多半已做出來。

他說,研究團隊還成功生產出一系列由深藍、藍綠、綠色、深紅到近紅外光的放光,其放光波長與頻寬完美符合下世代Rec.2020超廣色域規範,非常適合應用於微發光二極體(microLED)的色彩轉換層材料,實現全彩均勻的完美顯示器技術。

林皓武指出,鈣鈦礦不屬於稀土資源,量多且低成本,透過首創的噴霧法,比傳統的注射汞浦法更有效率,提高量子產率與穩定度。噴霧合成的鈣鈦礦量子點未來在量子電腦、量子通訊的領域上,也較其他材料更具潛力。

科技部表示,顯示器技術進步快速,由映像管電視、液晶螢幕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到未來的microLED,而人類對色彩世界的追求越來越高。OLED為目前最新穎的主動式發光顯示器技術,但有壽命與耗能等問題,microLED的發展勢在必行。

不過,林皓武表示,microLED仍具有許多問題需克服,包括光色波長不均勻、綠光和紅光效率差及全彩巨量轉移困難,而鈣鈦礦量子點的優勢是光色高均勻、綠紅光效率極佳,它的超高色純度與高量子產率,與microLED結合,可以達到全色域、高純色與高穩定度的顯示器,有機會解決microLED所面臨的困境。

科技部指出,此技術日前已經成功取得台灣專利,也吸引韓國首爾大學、美國田納西大學等國際研究團隊主動合作交流,盼後續能進一步推廣並引進各領域前瞻技術進行跨領域產業結合,使台灣光電科技達到顛峰。(編輯:李信寬)10806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