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瞭解台灣 陳國祥:藉媒體建構多元圖像

2015/10/22 20:06(10/22 20:1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高照芬上海22日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陳國祥今天表示,兩岸新聞交流雖有設限,但作為一名聰明的閱聽人,不能僅以一家新聞媒體的片面報導去了解台灣,而應綜合多家媒體報導的多元圖像來認識台灣。

陳國祥是應上海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之邀,以「台灣新聞媒體的專業與實踐」為題,論述台灣新聞媒體的發展與民主政治體系運作之間的關係。在回答現場學生提問時,作了上述表示。

他說,理想中,新聞媒體在民主體系應扮演民眾的守望者、意見的溝通者、德行的教化者等三重角色;而不是新聞的配給者、宣傳者及洗腦者。

陳國祥表示,過去30年台灣新聞媒體產生結構性變化;1988年報禁解除,寡頭壟斷局面崩解,媒體林立。雖然原先侍從色彩的新聞情況消失,但黨派區隔益趨鮮明,加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導致多數媒體內容越加低俗弱智。

另有部分新聞媒體偏離專業的正軌,扭曲新聞。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是部分媒體高度黨派化,在不正常的政媒關係下偏離客觀與公正立場;其二是部分媒體的新聞、評論與論壇流於鬥爭化,成為黨派的喉舌。

其三是部分媒體讓商業邏輯主導,內容完全迎合市場需求,導致內容流於煽情與偏頗。

台灣媒體發展至今,新舊媒體林立。陳國祥表示,多元新聞生態圈已形成,尤其當今網路媒體與社群網站大行其道;媒體生態漸從專業者生產內容(PGC)主導的情況,演變為用戶生成內容(UGC)並立的局面。

其中自主媒體(Self media 或稱 We media)崛起,進而用戶生成內容(UGC)與社群服務(SNS)緊密結合,再經由各種協作平台,發揮了網路傳播的神效。

他表示,在新的媒體生態中,社群網絡出現「網路濾罩」現象,窄化了訊息來源,妨礙民主體系的平和運作,增加了公共事務的複雜度,也助長民粹政治。

陳國祥認為,台灣新聞媒體發展至今雖有亂象,但可靠著媒體的自省與自律,追求新聞媒體的客觀與公正性。僅管新聞自律無法有強制性,但媒體的客觀及專業是新聞從業人員追求的目標。10410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