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坎城影展恢復實體活動 文策院攜近百部臺片搶佔疫後商機
- 「藝術再想像」展覽用 XR 帶觀眾體驗藝術家的回憶 吳耿禎、阿爆(阿仍仍)、姚瑞中 全新創作形式開啟無限想像 文策院與 Meta 攜手合作 打造 XR 產業生態系
- 臺、日、美三國合製電影《黑之牛》開鏡 李康生赴日主演 《黑之牛》全片底片拍攝 日本王牌監製坐鎮、坂本龍一操刀電影音樂 文策院支持跨國合製 挺王牌製作團隊挑戰新拍攝方式及新穎題材
- 《做工的人》影集受觀眾好評 文策院支持開發電影版 國發基金投資《做工的人》拍前傳 電影版殺青 花絮首曝光
- 臺漫「CCC 數位平台」大改版 破萬金幣回饋粉絲 可斗內支持喜歡的作品! 首波7出版社作品加入連載陣容,大獎漫畫追不停!
《刺心切骨》今開鏡 臺新波三國合拍片獲文策院投資 曹佑寧、劉修甫飾兄弟 導演劉慧伶創作靈感取材自身經歷及臺灣社會案件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115 09:54:24)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為鼓勵影視產業進行跨國合製,對臺灣和新加坡、波蘭合拍的電影《刺心切骨》進行投資,該片於14日於臺北正式開鏡,文策院也出席祝賀,新加坡導演劉慧伶與主要演員曹佑寧、劉修甫、丁寧、牧森等人皆出席開鏡儀式,祈願電影拍攝順利。作品內容以「擊劍」運動為題,並由曹佑寧和劉修甫飾演同在擊劍隊的兄弟,全劇描寫錯綜複雜的家庭關係,部分發想來自導演過去來臺所見之社會事件報導的感觸。
《刺心切骨》為文策院「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繼《+-正負之間》、《為了國家》等作品後又一支持的國際合製影視作品。文策院院長李明哲表示,文策院鼓勵臺灣產業與國際合作,除為產業帶來國際資源與通路,也有助於跨國交流,讓具有臺灣元素的更多作品躍上國際。
曾來臺拍攝電影的劉慧伶表示,來臺時恰巧碰到新聞鋪天蓋地報導捷運隨機殺人事件,當時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兇手的父母要求政府盡快處死,但兇手的弟弟卻哭著前往警局探視他,家人天差地別的反應令他想到自己與自閉症哥哥一同生活的成長過程,「我在創作過程中更加明白哥哥的重要性,希望可以透過這部電影傳達『無條件的愛』這個概念。」
曹佑寧和劉修甫除了開拍前接受擊劍訓練,兩人在片中也精采對手戲;丁寧則是飾演兩人的母親,她表示這部電影呈現家人之間關係的緊繃感,讓她看完劇本就相當期待。
《刺心切骨》故事描述多年前因故入獄的哥哥通過精神評估後即將出獄,母親打算將他送至鄉下療養,弟弟卻希望幫助他重返社會正常生活,三人間既親近又疏離的關係,隨著哥哥出獄後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而產生變化,母親除了必須面對自己孩子的狀況,弟弟也開始學習重新定義何為「家人」;電影預計二月底殺青,明年完成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