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革命

發稿時間:2010/08/07
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
作者|史蒂文.謝平Steven Shapin
譯者|許宏彬、林巧玲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0/07/30

  西方歷史敘述十六到十八世紀的大事件是文藝復興、宗教革命、科學與知識革命,史學家史蒂文‧謝平則不認為如此,他從事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歷史研究十餘年,撰述《科學革命:一段不存在的歷史》,強調科學革命並不存在,他認為人類歷史進程是累積的發展,不可能有任一階段是全部推翻的所謂革命。

  作者從「他們知道了什麼?」「他們怎麼知道的?」「他們用知識做什麼?」等議題切入討論「科學革命」,解讀十七世紀科學家的發現,最重要的莫過於「自然反映許多規律」與「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環境不再神秘不可預知;其次是有了科學方法,創造實驗,發明各種工具如望遠鏡等,可以直接觀察,以實證知識取代辯論。

  其實爭議關鍵就在「革命」這個字,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是《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作者特別討論了revolution這個名詞的歷史,從古代到現代早期,人們提到這個字的聯想是週期循環,到十八世紀才被解讀成逆轉,指前所未有的全新事物,而有「十七世紀科學領域開始革命」的新說法。作者認為求真的科學本質,不是所謂革命那般的強烈。

  書中分析說,人類累積科學知識後,有人用做強化國家權力的工具,國家愈來愈強而可征服別國;也有人指科學仍是宗教的女僕,意指宗教、文化、藝術仍無所不在的影響科學。科學研究發現自然雖有規律,仍有很多意外,世界仍充滿未知。這本紮實的論著固然是寫給一般人看的,仍很適合大學生與學界做實證辯論。

文章節錄

《科學革命:一段不存在的歷史》

「科學革命」這個名詞的歷史

  歷史上沒有科學革命這回事,而這本書想討論的正是這個命題。才在不久之前,歷史學家以非常篤定的態度宣告「某件事」是真實發生過的;這件事前後連貫,造成巨大改變,徹底改變了人們對自然界的既有知識,以及人們獲得正確知識的方式。就在這個時間點,大約是十六世紀晚期和十八世紀初期之間,世界才稱得上進入「現代」,這是美事一樁。一九四三年,法國歷史學家夸黑讚揚科學革命所造成的核心觀念轉變,是自希臘時代以來「人類心靈所達到,或說所承受過最深遠的革命。」由於這段革命影響太過深遠,「使得人類幾世紀以來依然沒有掌握它的意涵,甚至直到今日,它還常被錯誤評估和錯誤理解。」幾年之後,英國歷史學家巴特菲爾德有一段很有名的評論,說科學革命的「光芒掩蓋了所有基督教崛起之後的成就,使得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只不過是人類歷史的插曲,(科學革命是)現代世界與現代心智狀態的真正起源。」更可以說它是一項觀念的革命,徹底重組了我們思考自然的方式,所以,科學革命的故事要從基本思維架構發生巨變的角度來述說才適當。對巴特菲爾德來說,促成科學革命發生的心智改變等同「戴上一副嶄新的眼鏡」。對霍爾來說,科學革命幾乎從先驗範疇上重新定義哲學與科學的研究對象。

  「科學革命」這個概念有其深遠的研究傳統。幾乎沒有其他歷史像它這樣值得研究。在西方通識課程裡,對科學革命已有固定的解釋方式,這本書試圖有效率地補充既有的解釋,並進一步引發讀者對現代早期科學成形過程的興趣【1】。然而,如同二十世紀許多「傳統」一樣,科學革命隱含的概念,不像我們認為的那麼悠久。「科學革命」一詞是一九三九年之後,因為夸黑才開始逐漸為人所知的,而且直到一九五四年,才有兩本以科學革命為主標題的書籍問世,分別是深受夸黑影響,由霍爾所撰寫的《科學革命》(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2】,以及貝爾納具馬克思研究取向的《歷史上的科學》系列之中的一冊《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volutions)。雖然許多十七世紀的人們曾表達,他們將帶來知識的重大變革,但是他們並沒有使用「科學革命」一詞,指稱他們正在從事的活動。

  從古代到現代早期這段時間,人們提到「revolution」這個字,聯想到的是週期的循環,例如,十六世紀中葉,哥白尼的新天文學主張,行星繞著太陽完成他們的週期。這詞也指稱政治上興衰消長的發展,如同命運女神之輪,風水輪流轉。當「revolution」一詞帶有激烈的、不可逆轉、重塑秩序的意思時,則與直線式的、單向的時間觀念相關了。在這詞彙的新意義下,「revolution」指的不再是週期性循環,而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帶來全新事物的「逆轉」。這種將「revolution」賦予「革命」的新意涵,和「科學領域開始革命」的新說法,同樣都可以回溯至十八世紀法國啟蒙哲學家的作品裡面。這些哲學家喜好將自己和自己的徒子徒孫形容成舊文化的叛徒。(不過,有些與本書主題相關的十七世紀作家,不會把自己形容成帶來全新事物的人,而是將自己描述成恢復,或是替舊有事物去蕪存菁的人。)也許可以這樣說,將「revolution」視為劃時代、不可逆轉巨變的觀念,最初是用來指科學領域的事件,後來才指政治事件。在這樣的意義下,我們會說第一波革命是科學領域的,之後才有「美國革命」、「法國革命」、「俄國革命」。

  近幾年來,我們對於十七世紀的科學有了新的理解,歷史學家也逐漸對「科學革命」這樣的說法感到不安。甚至對於該不該使用「那場」、「科學」、「革命」三個詞來指那個時代,每個字的合理性都還有爭論的空間。許多歷史學家不再認為,在某段時間裡、某個地方,有件獨一無二的「科學革命」事件發生。抱持這種想法的歷史學家認為,我們不該以為在十七世紀裡,有件單一獨特的、自成一格的文化體——科學,歷經了革命性的變革。當時的情況應該是,各式各樣的文化實作(cultural practices)都想去重新理解、解釋、控制自然世界;不同的文化實作產生不同的變遷模式。歷史學家還懷疑「科學方法」的存在——科學方法指的是一系列用來產生具同一性、普世性、有效的科學知識的程序。令歷史學家更加懷疑的是,這種科學方法是否真的起源於十七世紀,之後還一路傳承到我們身上。許多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十七世紀發生在科學實作與科學信念的變化有像廣為流傳的那麼具「革命性」。如今十七世紀自然哲學與中古時代之間的傳承關係持續被提起,不僅如此,接續十七世紀科學的是「遲來的」十八、十九世紀化學革命與生物革命,其中的連續性更難讓歷史學家難以分辨「原來那場科學革命」的特性。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