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發稿時間:2022/06/17
少年
少年
作者|任俠、陳力行
出版社|一八四一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01

  《少年》一書所記錄的,是在香港的高壓政治氛圍中,一眾不懼打壓的電影工作者們克服投資者與演員先後退出、疫情爆發、國安法通過、得悉香港無法上映等困難,咬緊牙關拍成電影的過程。在獲得金馬獎後,《少年》終於在台灣院線上映,但熒幕以外,本書嘗試提供的,是「電影為甚麼拍成這樣」的提綱與補充。書裡收錄兩位導演任俠與林森的分享、編劇陳力行的拍攝日誌、一眾演員的感言、數篇專訪、場景考據及《少年》劇本本身,希望能為華文讀者提供在高壓政治環境拍攝電影的理解。

文章節錄

《少年》

Day 9          2020 年 9 月 24 日

  之前說過,Day 6 是身心煎熬的拍攝日。而今天的煎熬高壓之程度,也實在不相伯仲。

  那天一大早,就是要拍眾便衣黑警在後巷向搜救隊成員搜身截查一幕。由於涉及動作場面,故我們其中一位演黑警的,就是我們的動作指導。我們亦預先在室內排練過一次,但由於牽涉分鏡鏡頭頗多,而阿俠又要同時兼任演員,故到現場處理時還是極具難度。這場戲 A、B 機合共拍了百多個鏡頭,每個分鏡約拍了 7 至 9 個 take,可算是我們最花時間去拍的一場戲。

由導演和動作指導飾演的便衣黑警截查搜救隊成員。
由導演和動作指導飾演的便衣黑警截查搜救隊成員。

  該處後巷其實就是 Day 6 拍四位角色逃脫的地方的轉角,亦是一家電單車維修店的後巷。起初拍的時候,該店的員工還未上班,一切都尚算順暢;但當員工們陸續回來,還把一架架電單車推出後巷,場面便開始混亂。為了連戲問題,我們要不停跟電單車店的師傅交涉,希望他們把電單車都暫時推回店內,但他們明顯不太情願,最後只能軟硬兼施,請他們買菸買酒來解決。

  但最大的煩惱,還是怕遇上 Day 6般的問題,故我們這次格外留神,有不同拍攝人員守住後巷的出口。拍到一半時,突然真的有工作人員說有警車在附近,然後真的有幾個穿制服的人員走進後巷。見狀,所有演員和部分工作人員馬上四散。又因為拍這場戲涉及警察,但我們卻不能向警察部門作出正式申請,幾位當黑警的演員必須把道具委任證馬上收起來,或交由美術組的同事保管。

  但原來,那些穿制服的是食環署職員。雖然虛驚一場,還是擾攘近半小時。當時的拍攝進度卻嚴重落後,到了預定完成拍攝時間仍有一半鏡頭未拍好。當團隊壓力越來越大之際,突然又傳來警察在附近的消息,演員們一再落荒而逃。幸好,製片部的同事上前交涉,說我們在拍學生作品,而那些警察大概察覺不到我們在拍甚麼,故沒有多作理會便離去。但我留意到的,是電單車店對我們的拍攝更添好奇,他們的神情彷彿在問:「為何這群拍戲的人要避開警察呢?」

  當我們拍到攬炒君說出「黑警死全家」這句對白時,電單車店師傅都一致歡呼叫好,還有的沒的在重複讀這句對白。師傅們態度可謂180度轉變,十分客氣地為我們收好每輛電單車。果然警察還是我們香港人的共同敵人!

  結果,我們比預定時間超出了兩個多小時,才能到旺角的 Wawa Planet 拍下一場戲。接下來,我們不得不把拍攝時間濃縮,每組鏡頭都盡量在兩、三個 take 內完成。幸好,兩位導演和攝影師早已分好鏡,一九年時亦已拍過 Wawa Planet 一次,算是已有足夠經驗去應付。這場最特別的,當然是在店內加插的一面鏡子,令我們可從鏡的反射中,看到眾角色已被阿俠演的黑警盯住。這面鏡子無疑是一件經濟且實用的道具。另外,由於疫情關係,店內每台夾公仔機都多了一塊塊的膠膜,而拍這場戲最花時間的,就是把這些膠膜拆下來,拍完後又再貼回去。這裡,又要再一次感謝美術組去處理這些瑣碎事。

  時間緊迫,已來到五點多,我們得趕在日落之前,拍他們在葵盛西邨第四座裡,分散在不同層數去拍門尋人的大遠景鏡頭。拍這個鏡頭其實也不在葵盛西,而是位於荔景麗瑤邨華瑤樓。

《少年》的尋人遠鏡並不是在葵盛西,而是在荔景拍的。
《少年》的尋人遠鏡並不是在葵盛西,而是在荔景拍的。

  華瑤樓位於一座山坡公路旁,拍攝團隊都來到山坡,等待副導演帶眾演員進去樓內。很明顯,他們一大群演員進去很難不會引保安懷疑,最後由副導演去跟保安理論,以爭取拍攝的時間。最後,他們分批進入樓內,再叫他們分別到不同樓層預備。但由於副導演不在,我們得要透過電話直接跟演員溝通來喊 Action。許是因為整天拍攝的壓力,演員們的狀態都繃緊起來。而這個鏡頭拍了兩個 take 都不怎滿意,而阿俠向演員們強調,他們是在找人,故要慢慢逐家逐戶去找,而非爽快拍完門就離去。

  但不消一會,副導演已阻擋不住保安上來,與此同時,跟演員們通話的電話又收不到訊號,阿俠唯有在山坡處直接大聲叫喊至對面約五十米距離的華瑤樓:「不用麻煩啦,我直接在這裡喊 Action!」但很可惜,阿俠覺得這個鏡頭也非最滿意,但保安已發現演員們的行蹤,並把他們都趕走,不得再拍。

  今天,的確是罕有地帶着遺憾來完成的拍攝日。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