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的科學

發稿時間:2019/01/04
交友的科學
交友的科學
作者|伊莉莎白‧洛格森
譯者|簡意玲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8/12/18

  為數不少的青少年與青年正為了社交障礙、害羞焦慮、應對不當等問題所苦,本書教導如何一步步突破交友應對的困窘。所採用的「PEERS®方法」,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發,對治兩大困擾:「不知如何發展好友誼」、「不知為何被同儕排擠」,通過嚴謹的科學實證有效。

文章節錄

《交友的科學:幫助青少年與青年改善社交技巧》

CH10 處理嘲諷

  我們都聽過一句古老諺語,「棍棒和石頭或可打斷我的骨頭,但辱罵傷不了我一根毫毛。」(Sticks and stones may break my bones but names will never hurt me.)不過對一般青少年來說,事情並不是如此。事實上,辱罵是會傷人的,而且是比中世紀的棍棒和石頭更常見的武器。最新研究指出,大約30% 的中學生說常常有霸凌相關的經驗,不論是受到霸凌,抑或霸凌別人,甚至兩者都有。口頭霸凌,或稱為嘲諷,是青少年間最常見的霸凌形式。這種口頭騷擾通常很傷人且侮辱人,很可能會傷害受害者的自尊,甚至導致心理問題。

  雖然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報告指出,大約28% 的美國青少年近期曾經被霸凌,這個數字在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身上大約為兩倍,也就是54%。在診斷為自閉症類群的青少年身上的盛行率更為驚人,大約94% 在過去一年曾經遭受某種形式的霸凌。其他有社交困難的青少年與青年也不例外。為什麼有社交障礙的人特別容易被嘲諷或霸凌呢?有社交障礙的青少年與青年通常都處於社交孤立的情況,很少有朋友,讓他們比較容易成為被嘲諷或被霸凌的目標,因為他們沒有人保護。想想看,霸凌者喜歡挑選什麼樣的人下手?是落單的人,或是和一群人在一起的人?霸凌者通常喜歡挑選落單的人,因為沒有人保護他們,所以更容易成為目標。或許有社交障礙的孩子在社交上的笨拙與怪異行為,也讓他們更容易受到同儕不公平的對待,包括嘲諷與霸凌。令人難過的是,被診斷為自閉症類群的孩子尤其如此,特別是診斷為高功能、沒有智力障礙的自閉症類群青少年與青年。為什麼這些表面上比較看不出障礙的人,反而容易成為霸凌的目標呢?講白一點,欺負這些看起來詭異的怪咖,比起欺負智能障礙的孩子,在一般同儕眼中可能比較不那麼邪惡(也就是說,大同儕團體最後會選擇縱容霸凌行為或視而不見)。

  如果上述文字讓你讀來覺得難過,你其實不孤單。寫這些文字也同樣令人難受。不管我們曾經和多少青少年與青年一起工作過,都無法使我們在面對嘲諷與霸凌時不感到痛苦。從很多方面來說,如何幫助這些孩子有效處理這些極為困難且痛苦的情境,讓大家知道這些方法,是我們神聖的使命,我會這麼說,是因為大環境中有太多錯誤的資訊。你很快會發現,在處理嘲諷與霸凌方面,青少年與青年們常常接受到錯誤的建議。然而我們親身見證到,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抱持強烈的希望,相信我們能夠跨越錯誤的資訊與令人哀傷的統計數字。

  再提醒一件事,雖然這個主題可能讓你充滿情緒(沒有人喜歡想到孩子被殘忍嘲諷或霸凌的事情),你需要抗拒想跳進去拯救孩子的衝動,或避免因為想到孩子被欺負而捲進情緒漩渦。有這種反應是相當常見的,你會很本能地想去為孩子解決問題(例如聯絡學校,或是找對方家長),也會很本能地為孩子感到心痛,尤其當孩子遭受惡毒的霸凌時。不過我們要建議家長們採取不同的做法。我們鼓勵家長們聚焦在如何讓孩子靠自己脫離棘手的情境。與其在每次孩子遇到麻煩時就跳進去拯救他,給孩子工具,讓他能靠自己成功擋開嘲諷與霸凌,將是更為寶貴的禮物。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