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不能倒

發稿時間:2010/09/25
大到不能倒
大到不能倒
作者|安德魯.羅斯.索爾金Andrew Ross Sorkin
譯者|潘山卓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10/09/19

  2008年秋天爆發漫延的全球金融風暴,至今相關研究分析與論述著作相當多,《大到不能倒:金融海嘯內幕真相始末》則是論析最詳細的一本書,作者索爾金是紐約時報資深記者,深入追蹤兩年來美國大型金融機構處理壞帳的始末,更反覆質疑業者們心存「大到不能倒」的有恃無恐心態,也是金融風暴的濫觴之一。

  作者表示,做生意沒有不能倒的,但二十年來美國金融機構推出各種金融商品時,業者們都相信自己規模已經大到足以讓任何人都不敢讓它倒,就算發生了問題,政府也不會坐視,尤其幾家傳統大型銀行,就是基於這種假設,才敢更加膽大妄為推出各種高風險商品,換作一般企業,絕對不敢讓自己公司涉入這種超高風險中。

  這本書從雷曼兄弟兩年前9月倒閉講起,深入追蹤當時美國銀行接連出事與政府因應過程。表面上,是關於這次金融風暴的調查報導,事實卻是一部美國金融業的失敗史,也讓大家看見資本主義到目前為止無法正面解答的核心問題,即自由市場若是我們需要的好制度,為什麼沒人阻止金融業「自由」坐大並進而危害社會?

  書中質疑金融業者們這種「大到不能倒」的心態,使他們假自由之名,行掠奪之實。表面上很重視客戶的權益,其實只圖個人享樂,例如,雷曼兄弟與貝爾斯登先後出事時,執行長們都沒有在公司坐鎮,而是繼續自己的玩樂行程,同時對外一再發表「安啦!我們的銀行沒事」等掩耳盜鈴的說法。

  至於美國政府角色,理論上應事先防範、事後管理,政府卻完全沒準備,事後也在變相證明業者們事前心想的「大到不能倒」概念。果然,高盛、美林、AIG通通沒倒,政府都找人接手、紓困,即便是政府不救而倒閉的雷曼兄弟,政府原想藉此警告業者不可不負責任,事後還是改口,不敢過度刺激業者們。在篇幅頗大的詳實報導中,有助讀者更了解這次金融風暴過程的細節,難怪一出書就轟動。

文章節錄

《大到不能倒:金融海嘯內幕真相始末 Too Big to Fail: The inside story of how Wall Street and Washington fought to save the financial system---and themselves》

  華爾街之所以能走出科技泡沫破滅和九一一殘局,搖身一變成為巨無霸,主要因為廉價的資金充斥市場。亞洲的儲蓄率高,加上聯邦準備理事會前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在面對二00一年經濟衰退時推行持續的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經濟,令市場資金氾濫。

  最佳的例證莫過於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市場。在房地產泡沫高峰期,任何人幾乎只要懂得簽名,銀行都會貸款給他。購屋者只要宣稱年收入達十萬美元,無需任何證明文件,都可以獲准五十萬美元的貸款;一個月後還可以增貸。房價暴漲,促使人人參與投機炒賣,房地產成為買車買快艇的快錢來源,為熾熱的房地產市場加油添火。

  當時,華爾街深信各式各樣新穎的金融產品──「資產證券化」──將貸款不斷斬件及拆細,已經把風險減低甚至剔除了。銀行把承作的獨立貸款個案合併並重新組合,包裝成新產品推出市場銷售,並在這過程中收取豐厚的費用。無論大家對銀行家打造房地產市場泡沬的手法如何不以爲然,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機構最後是「自作自受」──都大量吸納了其他銀行的次貸產品。

  正是金融機構之間高度的環環相扣,每家銀行都擁有這些嶄新的投資產品不同的環節,他們沒有意識到大家都綁在一起,一家金融機構的倒閉,骨牌效應便隨之而來。

  其實在商界和學術界,不乏如希臘神話中的女預言家卡珊德拉(Cassandras)的有識之士。早在一九九四年,便有人預言這類金融工程最終會慘淡收場;而經濟學家羅比尼(Nouriel Roubini)教授和席勒(Robert Shiller)教授更因他們的末世警告而備受尊崇。然而,市場對於這些聲音充耳不聞。

  美國政府審計處處長(comptroller general)保沙(Charles A. Bowsher)在對眾院委員會做金融衍生工具(derivatives)報告時曾說:「任何一家投資銀行突然倒閉、或交易的資金被抽離,將會引起市場資金流動的問題,而且牽連甚廣──包括聯邦政府擔保的銀行以及整個金融體系也會面對風險。……政府有需要介入時,最終也是納稅人支付或擔保的拯救方案。」

  二00七年,裂痕開始出現,但當時有不少人聲稱次貸帶來的風險只限於幾家貸款機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Benjamin S. Bernanke)出席同年三月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作證時説:「次貸對整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衝擊看來是可以控制的。」

  二00七年八月,高達二兆美元的次貸市場崩潰,觸發全球危機。貝爾斯登旗下兩個次貸基金相繼倒閉,投資者的損失高達十六億美元。法國最大上市銀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宣布旗下次貸相關債券未能準確定價,故暫時凍結客戶提款。其實那等於是在說,在任何合理的價格下也找不到買家。

  華爾街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設計出複雜的結構性投資工具,在跌市中根本沒人懂得如何計算產品的價值。(在本書寫作期間,專家們仍在努力計算這些資產的價值。)缺乏價格,市場就陷入全面癱瘓;資金滯留,整個華爾街就無法運作。

  五大投資銀行中最弱和槓桿比率最高的貝爾斯登(Bear Stearns)率先倒下,但所有人都知道沒有一家投資銀行能抵禦投資者的大恐慌,人人自危,沒有人知道下一家倒閉的會是誰。

  這時候整個市場都濔漫著不確定的情緒,應驗了戴蒙在電話會議時提出的末世景象。每一個金融機構的高層、每一個負責監管財金市場的政府官員,他們都正在經歷著一生僅見的風暴。在二00八年秋季之前,他們經歷的全都是能控制、有限度的金融危機;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吞下虧損,又再照常運作,那些可維持並再下注在市場會很快就好轉的機構,往往成為風暴的大贏家。然而,這次的信貸危機卻截然不同,華爾街和華府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這個泡沬,一如所有的泡沬,與蘇格蘭作家查爾斯‧麥凱(Charles Mackay)在其一八四一年的經典著作《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所描述的境況如出一轍:銀行不但未能孕育低風險的投資新環境,反而製造出一個危害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

  但本書並非以理論為核心,而是真實人物的所思所想──展示他們在紐約、華府以及海外不同地區;在辦公室、在家裡、甚至腦海中的一幕一幕。這本書圍繞著從二00八年三月十七日開始的最關鍵的幾個月,即從摩根大通同意收購貝爾斯登,直到美國政府官員最終決定採行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市場干預行動為止。

  過去十年,我在《紐約時報》工作,專責報導華爾街的消息,我有幸能見證美國經濟宏圖大展;不過,我從來沒遇過如此深層和戲劇化的商業模式徹底改變,以及悠久的金融機構竟走上令人難以相信的自我毀滅之路。

  這異於尋常的時刻留給我們一個巨大的疑惑,一個謎團。我們要解開這謎團,讓我們可以從錯誤中學習。本書的目的就是將一塊一塊的拼圖拼起來。

  《大到不能倒》本質上是一部失敗的紀錄──這失敗令全球屈膝,並顯露資本主義的核心問題。

  這本書近距離描繪那些敬業但仍不時感到迷惘的人,他們無奈的掙扎──有的捨己為人,更多則是求自救──期望能減低悲哀和不幸對這世界、對自己帶來的衝擊。有一點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書中所有人物最終都能抛開自己身處的困境,齊心力挽狂瀾;雖然有時候,他們作出決定時無法超脫華爾街和華府習以爲常的權力鬥爭。

  最後,這齣戲是一個人性的故事,是那些誤以爲自己太大所以不能倒的人的挫敗故事。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