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臺灣:三百年山海述異記‧怪譚奇夢卷

發稿時間:2020/02/21
妖怪臺灣:三百年山海述異記‧怪譚奇夢卷
妖怪臺灣:三百年山海述異記‧怪譚奇夢卷
作者|何敬堯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0/01/17

  《妖怪臺灣:怪譚奇夢卷》搜羅了臺灣三百多年來的奇人、奇事、奇地,與奇物,全書129篇故事,包括:呂祖廟燒金的由來、穿山甲的記錄、原住民的祭典、奇特的女人島奇聞、澎湖的海底城傳說、栽花換胎及聽香占卜的迷信,等等。妖怪研究者何敬堯與漫畫家張季雅繼暢銷書《妖怪臺灣:妖鬼神遊卷》後,歷時三年審校繪圖,終於補足了臺灣的妖怪奇聞研究。想要完整認識臺灣歷史古籍中「妖怪神怪」的讀者,絕對不能錯過。

文章節錄

《妖怪臺灣:三百年山海述異記‧怪譚奇夢卷》

1.大蝗蟲降災厄

介紹:

  蝗災是非常可怕的自然災害,但是對於現代臺灣人來說,蝗災卻是十分陌生、難以想像的奇異場景。

十七世紀的時候,臺灣歷經多次蝗災,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的記錄,臺灣在一六五三年到一六五五年之間,至少遭遇過三次大規模的蝗禍。當時,蝗蟲曾經鋪天蓋地襲捲臺灣,讓臺灣的農業生產造成難以想像的巨大損失。

  不只是十七世紀的臺灣曾經遭受蝗災,根據《鳳山縣志》,鳳山縣在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年),也曾遭遇蝗禍。當時的知縣宋永清「禱之有應」,於是就在鳳山建立了一座八蜡廟。八蜡廟祭祀的對象,即是農業的守護神。

  有史以來,世界各國皆有蝗災記錄。例如,中國的《詩經》就有提及蝗災是農人恐懼的禍害,魏晉南北朝也有許多描述蝗災的詩文,像是陶淵明詩句:「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

  在西方文化之中,蝗災則代表了《聖經》所描述的「出埃及十災」的其中一災。埃及法老被摩西警告,若不允許他的百姓離開埃及,就會有成千上萬的蝗蟲降災;蝗蟲過境,象徵了神的審判。

  在十七世紀,荷蘭人目睹臺灣島上的蝗災之時,總是人心惶惶,懼怕天神無情降災,破壞當地農業生產。為了抵抗蝗災,東印度公司和漢人墾主曾經想要合作捕捉、撲滅蝗蟲,卻因為害蟲數量太多而不了了之。

  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漢人經常認為看到蝗蟲就是一種不吉利之事,甚至認為蝗蟲是來自陰間的亡靈、無緣孤魂。人們只要聽到蝗蟲以腿翅摩擦發音,渾身都會感覺不舒服。

  蝗蟲的閩南話是「草螟仔」,臺南安定人也會稱之為「鬼仔螟」。

  日治時期,國分直一等人在民俗雜誌《民俗臺灣》(一九四四年)發表文章〈村落的歷史和生活(下)〉,文章作者調查中壢臺地湖口地區的民譚,其中就有一則「草蟒」的條目:

  「據說蝗蟲是人類的化身。也就是死人的化身。例如某戶人家有親人過世,在他們家的周圍就會有蝗蟲在那兒徘徊;據說這是死去的人惦念家裡的情形所以跑回來看看。晚上如果在屋內聽蝗蟲的叫聲或是翅膀的摩擦聲,就會馬上聯想到是死人的化身,小孩在被窩裡也會不由得打起顫來。」

  雖然蝗蟲是農人非常厭惡的恐怖害蟲,但是在不同人的眼光中,蝗蟲可能也具有不同的意義。例如日治時期,日本文學家佐藤春夫來臺旅行,他從嘉義搭火車前往二八水(現今的二水),發現一隻蝗蟲從某位送行男子的草帽飛出來,然後棲身於車廂座位上,與人類一同搭上火車。佐藤春夫目睹此景,不禁感覺滑稽,並且試著從蝗蟲的視角來想像它從何處來、又要往何處去?佐藤春夫戲稱這隻蝗蟲是一位「小小的大旅行家」,並將這段故事寫成童話形式的散文〈蝗蟲的大旅行〉,是佐藤春夫最著名的兒童文學代表作。

典文:

《熱蘭遮城日誌》【一六五四年五月十日】

  傍晚,我們看見此地松果園那邊好像有一片烏雲罩在那裡,先是長長地伸展,然後寬寬地展開。這現象,幾個月前在本島北邊的雞籠出現過,以後也在本島南邊出現,即非常多的蝗蟲飛來,使得天空都因而昏暗起來。

  現在這群蝗蟲的一部分也闖到大員來了,顯然這是我們罪有應得的神發怒的徵候。

  此地居民勢將遭遇飢荒,因為這麼多的害蟲必將飛遍本島,將田地上所有作物咬光光,農夫也將因而無法在他們的農地播種耕種(除非萬能的神憐憫,阻止了這群蝗蟲),像現在長在田裡的甘蔗,它們所有的頂端都必已被吃掉了。

  幸虧此地附近田裡的那些穀物,在這群害蟲飛來以前,剛好採收了。

《熱蘭遮城日誌》【一六五四年五月十一日】

  〔上午〕約十點鐘,有非常多的蝗蟲乘陸風(看起來)從福爾摩沙集合到此地大員來,真是蔚為奇觀,天空為之昏暗,並充滿牠們翅膀發出的響聲。約於中午,在這些房屋之間,到處有很多蝗蟲被風(風從北方相當強烈地繼續刮來)吹落下來,多到〔城堡〕裡面的水井好像鋪上一層黃紅色的布。

《熱蘭遮城日誌》【一六五四年五月二十二日】

  今晨,在赤崁、鹿耳門(Lackemoy)、Caya和鯨魚骨島(Walvisbeen)附近的海岸漂來很多死了的蝗蟲,也從這港道流出去。我們聽說,在海岸堆有很多死了的蝗蟲,多到中國人必須從堆到高達踝骨處的死蝗蟲中走路。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