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發稿時間:2020/04/03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葛瑞格‧路加諾夫
譯者|朱怡康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0/02/29

  在《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中,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偕同憲法第一修正案專家葛瑞格‧路加諾夫攜手出擊,為讀者闡釋目前席捲美國大學校園的「三大謬誤」現象,包括:(1)「脆弱」的謬誤:殺不死你的,讓你更脆弱。(2)「情緒推理」的謬誤:永遠信任自己的感覺。(3)「我們」VS「他們」的謬誤:人生是好人與壞人的戰爭。三大謬誤的重要特徵,就是把「負面情緒」和「危險」做了理所當然的連結,使人們亟於追求情緒上的舒適,並把「情緒不適」與「人身安全受威脅」劃上等號。這類認知謬誤其實相當常見,但它們的影響有多深遠?兩位作者針對2013年起美國校園與社會上的重大事件深入調查分析,做出極其驚人的結論。若想知道美國新世代年輕人的思考模式為何轉變成打壓異己、民粹至上,甚至以獵巫作為實現正義的手段,本書以全新視角切入,觀點令人深思。

文章節錄

《為什麼我們製造出玻璃心世代?:本世紀最大規模心理危機,看美國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如何讓下一代變得脆弱、反智、反民主》

  認知行為治療師會讓創傷病患接觸令他們不安的事物(一開始會用較輕微的方式,例如想像它們或看圖片),引發他們的恐懼,再協助他們漸漸習慣這些刺激。事實上,由於焦慮反應對康復非常重要,有些治療師會建議病人在接受暴露治療(exposure therapy)時避免服用抗焦慮藥物。

  真正患有PTSD的學生需要接受適當治療。但要是朋友和教授出於好意插手干預(不論是隱藏傷痛經驗的潛在喚醒物,或是不斷警告學生他們可能遇上潛在喚醒物),反而可能阻礙他們復原。當一個文化容許「安全」概念蠕變到這種程度,甚至將情緒上的不舒適等同於人身危險,這個文化不啻於鼓勵大家有系統地迴避挑戰,保護彼此閃躲日常生活中的特定經驗,但他們恰恰需要這些經驗才能變得堅強而健康。

  當我們談安全至上主義,我們指的是這個部分。安全當然是好事,保護別人安全而不受傷害的確是美德,但美德走向極端就可能變成惡行。「安全至上主義」指的是把安全當成神聖的價值,在這種文化或信念系統裡的人獨尊安全,無論潛在危險是多麼的無關緊要或多麼不可能發生,都不願為其他實務或道德需求做出任何妥協。安全至上主義的文化教孩子保持「情緒安全」,保護他們遠離所有想像得到的危險。但從小灌輸孩子這種觀念可能造成惡性循環:由於孩子變得更脆弱又更不堅韌,大人相信他們需要更多保護,進而讓孩子變得更加脆弱、更加不堅韌。結果可能和我們不讓孩子接觸花生是類似的:反效果全面引爆,「治療」反倒成了疾病的主因。

i世代與安全至上主義

  在二○一三年左右進入大學的世代身上,最看得出對安全至上主義的重視。很多年來,社會學家和行銷者把(大約)一九八二年到一九九八(或二○○○)年出生的人全歸入「千禧世代」(Millennial generation),但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學家珍.圖溫吉(Jean Twenge)不做此想。圖溫吉是世代差異研究權威,她發現,大約以一九九五年為界,之後出生的世代與之前的世代差異驚人。她將出生在一九九五年和之後的人稱為「i世代」(iGen),亦即網路世代(internet Generation)(也有人稱他們為Z世代〔Generation Z〕)。圖溫吉指出:與千禧世代同年齡的人對照,i世代罹患焦慮症和憂鬱症的比例高出很多,連自殺率都更高。這種情況不太對勁,一九九○年代末期出生的人的童年經驗一定不太一樣。圖溫吉把焦點放在社群媒體──從二○○七年iPhone問世之後,社群媒體在短短幾年內快速成長。到二○一一年左右,絕大多數青少年都能隔幾分鐘就上網晃晃(很多人也真的是如此),隨時察看自己在社群媒體引起什麼反應。

  我們會在第七章討論圖溫吉的資料和論點,目前只要先記住兩件事。首先,用圖溫吉的話來說,i世代的人「執迷安全」,而且把「情緒安全」也納入安全的定義之內。而重視「情緒安全」的結果,是讓他們很多人相信:「人不應只有免於車禍和性侵的安全,還應該擁有免於不贊同你的人的安全」(引圖溫吉語)。

  關於i世代,我們想請大家注意的第二點是:讓我們動念要寫最早那篇《大西洋》文章的校園風潮(尤其是要求安全空間和觸發警告的現象),是從i世代進入大學(二○一三年左右)之後才開始流行的。接下來四年,隨著千禧世代逐漸畢業,i世代成為大學主體,對安全和言論審查的呼聲也迅速升高。所以,這本書要談的並不是千禧世代。事實上,千禧世代在這段時間背了黑鍋。雖然很多人把最近的校園風潮歸咎於他們,但這是錯的。這本書要談的是在千禧世代離開校園之後,各大學間出現一種對言論和安全很不一樣的態度。我們無意責備i世代,相反地,我們想指出的是:雖然現在大學生的家長用心良苦,在教養上總以孩子的最大利益為念,但他們往往沒有給子女發展反脆弱的自由。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