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未竟之路

發稿時間:2021/03/05
緬甸的未竟之路
緬甸的未竟之路
作者|吳丹敏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21/02/05

  翁山蘇姬上台後,政治的角力與資源的分配,仍持續讓國家動盪。2021年2月緬甸突如其來的政變再度震驚世人。緬甸的民主化道路背後隱藏了許多外人看不見的歷史與民族問題。本書延續《緬甸,新亞洲的博弈競技場》詳實的田野調查功力與深刻的書寫,為基層人民用力發聲。

文章節錄

《緬甸的未竟之路:種族、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的民主新危機》

  到了二○一五年,緬甸也有一個令其國人自豪的新事物。幾代以來,人們看著自己國家的世界地位一路衰落,未有起色。一九八八年起義事件的引爆點,係聯合國把緬甸列為「最低度開發國家」。二○○○年代晚期,原本比緬甸貧窮許多的國家(例如柬埔寨、孟加拉)就要超前一說,更使緬人深以為恥。但此時,在各領域,情況似乎就要好轉。二○一三年,緬甸盛大舉辦了其第一場大型的國際運動賽事:東南亞國協運動會。經過多年在此運動會上成績乏善可陳,這次緬甸金牌數名列第二。數萬人坐滿體育場觀眾席,揮舞國旗、唱國歌。

  這一新上身的自豪感,也帶有民族色彩。在緬甸電影和日益蓬勃的廣告業、美容美髮業,所有面孔都一個樣。走在仰光街頭,會看到可能被誤認為是來自西伯利亞、地中海、玻里尼西亞等諸多地方的人,以及祖先來自印度次大陸各地之人的臉孔。但在選美比賽和到處冒出的大型看板上,呈現的面孔清一色是許多人眼中的「純正緬人」,而且是膚色較淡的「純正緬人」。緬甸也受到此地區其他地方的影響,尤其是韓國的影響。緬甸是最早接納韓國流行音樂和韓國連續劇、韓國之白晰膚色東亞審美觀的外國之一。一九五○年代,許多緬人看寶萊塢電視,往往青睞「似印度人」(kala-sin)的外貌;但這樣的日子已不復在。

  與此同時,社會的快速改變使某些人擔心傳統生活方式式微。軍事獨裁統治的結束,幾乎人人樂見,但有人憂心新菁英(即價值觀與占人口多數、觀念保守、大多住在鄉村或小鎮的佛教徒不同,言談緬英夾雜而為大部分人所聽不懂),會和外商公司、外國文化一起成為社會主流。

  然後於二○一二年,若開邦發生暴力事件。我記得仰光許多認為自己親人正遭屠殺的緬人情緒激動。若開邦境內的穆斯林被視為卡拉人。在占緬甸人口多數的緬人佛教徒眼中,那些穆斯林與孟加拉的「印度人」沒兩樣。他們通常膚色很深,男子往往蓄鬍,有些羅興亞女人戴面紗,這些特色使緬人佛教徒更加認為他們與己格格不入且危險。於是,這些流行的心態—民族自豪、擔心傳統受威脅、害怕穆斯林卡拉—混在一塊,一起發酵。

  臉書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大部分緬人來說,臉書就代表網路,二○一三年晚期,已有一半以上的成人定期使用這個社交網絡。到了二○一四年中期,臉書已成為緬甸媒體組織、政府機構、名人、各類政治人物接觸閱聽大眾的主要憑藉,甚至是唯一憑藉。從許多方面來看,臉書大大提升了政治生活的透明度。幾乎每個人,包括武裝部隊總司令,在臉書上貼出自己的生活動態。但臉書也使公共交談突然變得很粗俗。有個國會議員告訴我,許多國會同僚忙了一整天,在家吃完晚餐後,喝過幾杯威士忌,就登上臉書準備在上面發表看法。臉書也使暴力動員更為容易。

  二○一四年七月十四日,有則臉書貼文說曼德勒太陽茶館(Sun Teashop)的印度穆斯林籍老闆強姦了他的一位緬人佛教徒員工。才幾小時,就有憤怒的暴民聚集。警察欲驅散他們,一度發射橡膠子彈,但未能如願,到了薄暮時分,已有成群的暴亂者放火燒汽車和建築,其中許多人騎摩托車,以大砍刀為武器。當局實施宵禁。密支那的暴亂還不到一年,政府想盡快平息此動亂。

  總統府連夜派人緊急聯繫臉書。由於沒有直接往來,總統府高層官員佐泰(Zaw Htay)找上熟人克里斯.唐(Chris Tun),後者任職於德勤(Deloitte)會計師事務所,與數家科技公司有往來。克里斯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他們開始驚慌,不知所措。」為聯繫上臉書某人,忙了數個小時都未成,政府決定暫時關閉臉書登入。這招似乎奏效,因為暴力迅速減少。隔天早上,克里斯.唐醒來,發現數封發自臉書的電郵,臉書擔心他們在緬甸的網站停擺。當時臉書只有一個說緬語的員工,該人要負責監控共一千八百萬的新用戶。

  羅興亞議題被人從特定角度解讀。至二○一○年代為止,若開邦之外,只有少數人想得到孟加拉邊界旁的穆斯林。但二○一二年的民族暴亂,使居人口多數的緬人佛教徒注意到他們,並且使這些佛教徒只同情佛教徒一方,深信若開邦北部穆斯林大部分若非晚近非法入境、就是英國統治時移入。

  在緬甸其他地方,此前只有少數人聽過「羅興亞」一詞。英國人未使用此詞,軍政府亦然。許多緬人認為,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不只欲逼政府接受其為緬甸公民,而且要政府接受其為原住民族,而羅興亞一詞的出現,就是實現此企圖的作為之一。他們堅持將若開邦北部的穆斯林叫作「孟加拉人」(甚至「卡拉人」)。境外活動分子、政府、媒體愈是堅持使用「羅興亞」一詞,緬甸境內許多非穆斯林就愈是懷疑國際有不良居心。

  在緬甸,有人透過臉書,傳播蓋達(Al-Qaeda)和伊斯蘭國在他處施暴平民的無數畫面。蓋達的基層組織已在仰光附近運作的說法,四處流傳。人們擔心即將受到攻擊。有人在社交媒體貼出地圖,地圖上呈現千餘年來伊斯蘭傳播的情況,唯獨緬甸夾處在孟加拉一億六千萬穆斯林和馬來西亞、印尼共兩億五千萬穆斯林之間。全國各地的民族主義者,愈來愈常把孟加拉邊界稱作anauk-taga,即「西大門」。羅興亞人的困境與這股對全球伊斯蘭主義運動的憂懼有密切關係。

  二○一四年初,一個新民族主義組織崛起,勢力頗大,通稱馬巴塔(Mabatha)。馬巴塔一詞是其全名—種族與宗教保護協會—的緬語頭字母簡稱。種族(amyo-tha)一詞指的是緬人,宗教(thathana)一詞則指佛教。馬巴塔世界觀的核心,係對緬甸正在經歷的現代化心懷不滿,並認為腐敗菁英正蹂躪一般老百姓和他們所最看重的價值觀。支持馬巴塔的選民愈來愈多,而女人是其中一大主力,許多女人力促擴大女權。馬巴塔成員由佛教僧人領導,深信晚近衝突的根源係穆斯林老男人納年輕緬人女子為妾所造成的緊張關係。

  馬巴塔鼓吹制定四道新法,以「保護種族與宗教」。這裡用來指稱「保護」的緬語saungshauk一詞,其實意思較接近於「照顧」,一如照顧年邁父母。第一道新法禁止一夫多妻,把無婚姻關係的同居列為犯罪(這些新法於二○一五年通過後,只有少許人被依此法逮捕,而其中第一個被捕者,其實是在仰光背著老婆與情婦私通的一個信佛教的緬人小鎮男子)。第二道新法規定,凡是想要皈依他教的人,都得先接受訪談,然後研究新宗教至少九十天,才准予改信。第三道新法規定,女佛教徒想嫁給非佛教徒的男子,若未滿二十歲,需徵得父母同意。第四道且最具爭議性的新法,允許政府在人口成長率高得異常的地區(即若開邦的羅興亞人區域),制定生育規定。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