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問培根

發稿時間:2021/06/18
萬事問培根
萬事問培根
作者|法蘭西斯.培根
譯者|談瀛洲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6/15

  「培根隨筆集」當代全新譯本,英國現代哲學之父歷久不衰的智慧藏寶書。「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便是出自於法蘭西斯.培根。《萬事問培根》全書共五十九篇,涵蓋的範圍從人生議題、個性品德到生活觀察都有,有些雖然是培根的官場生涯心得,但應用在職場上卻十分貼切。正如他的科學成就一樣,其人生智慧也閃爍著永恆光芒。培根生活的年代,英國面臨宗教分裂的危機、歐洲也陷入三十年戰爭,他所得到的洞見,對於不安焦慮的現代人來說,想必具有安慰和啟發的效果。

文章節錄

《萬事問培根:你的人生煩惱,塵世哲學家有解方》

論行善:

人天生就喜歡做好事嗎?

  就我來看,所謂善行,是為他人某福利,也就是希臘人所說的「博愛」(Philanthropia)。而「人道」(Humanity)這個詞,按一般人的用法,比較不能充分表現善行的意思,畢竟後者展現了神的慈悲。

  過度渴求權力,導致天使墮落;過度渴求知識,欲導致人類墮落。但博愛沒有上限,不管是人類還是天使,都不會因此身陷危險。在人的天性與內心深處,總是有做善事的念頭,就算不想對人好,也會對其他生物友善。這一點在土耳其人身上特別明顯。這個民族打仗時很殘忍,對動物卻很仁慈,還會餵食野狗和野鳥。法蘭德斯的作家布斯貝克(Busbecq)曾出使到君士坦丁堡,根據他的記載,某天有個男孩惡作劇,綁住了一隻長喙鳥的嘴,結果差點被人用石頭砸死。

  行善是習慣,而善良是天性。在所有的心理特質中,最高尚、最有影響力的就是慈愛,沒有它,人就是種愛管閒事、喜歡惡作劇、無恥可厭的生物,比害蟲害鳥好不了多少。教會強調博愛的美德,而它具體表現在善行中,雖然有時會犯錯,但做再多都不嫌過分。

  確實,秉持博愛的精神行善,還是會犯錯。義大利人有句諺語不大厚道:

  「善良過頭的人就不是好人。」在《論李維》一書中,義大利的大學者馬基維利更是大膽、直率地指出:「在基督教的影響下,善人變成殘暴不公者的俎上魚肉。」

  因為沒有一種法律、教派和學說,像基督教那樣強調做人要良善。因此,好人做過頭,就會破壞基督教的名聲,進而危害教會。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最好了解為何如此高尚的德行會使人犯錯。

  努力為他人謀福利,但不要被人們的外表或自己一時的情感所蒙蔽,只會讓你變成心軟的爛好人,讓你純淨的心被綁架。正如在《伊索寓言》中發現一顆寶石的公雞,牠得到一粒麥子反而快樂和幸福得多。

我們也可以看看上帝如何行善,這是最好的範例:

  「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第五章)但上帝賜予財富、名聲和天分時,每個人都得到分量都不相同。因此,一般的好處所有人均沾,但特殊的贈禮就只有挑選出來的少數人才可以享有。

  畫圖的時候要注意,畫完像之後,不要破壞臨摹的原型。神創造了愛,但對鄰人的愛只是畫像,對自己的愛才是原型。《馬可福音》第十章說:「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但除非你要跟從神,千萬不要把所有的家產都變賣了。不過只要得到神召,就算財產不多,也能做出許多善事,不會比富人差。否則,賣光家產分給窮人,就像為了注滿小溪而讓上游的泉水枯竭。

  在理性的指引下,我們懂得行善。除此之外,有些人天生就是大善人,甚至在我們每個人的天性中,都有著行善的念頭。相對地,我們也有為惡的衝動。有些人天生見不得別人過得好。個性有點頑劣的人,言行偏執、不講理又難相處,好跟人作對。劣根性強的人,則老是嫉妒他人,一心想傷害別人。

  這種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人,連給乞丐拉撒路舔瘡的狗也不如(《路加福音》第十六章)。他們就像是在傷口處嗡嗡叫的蒼蠅,又像那些「厭世者」一樣,只會告訴人家哪裡有粗的樹枝可以上吊。他們應該像雅典的貴族泰門那樣,在庭院裡種一棵樹供人結束生命。

  這種人的性格可說是非常扭曲,但最適合到政界去打滾。彎曲的木材可以拿來製造在激流或大浪中顛簸的船,卻不適於用來建造巋然挺立的房屋。

  行善的方式有很多種,程度也不同。對外國人親切有禮,代表我們身為世界公民,精神上不是孤島,沒有與其他陸地隔離,而是與所有人相連成一片大陸。

  對別人的苦痛有同情心,那我們就像是那種高貴的沒藥樹,為了奉獻自己的香膏,寧願被劃開傷口。

原諒或寬恕他人的過錯,表示我們的內心不再受傷,還變得更完整。對滴水之恩心懷感激,代表我們看重的是心意,而不是金錢。最重要的是,若有聖保羅的完美品德,為救自己的兄弟而願受基督的詛咒,那此人身上有許多神性,與基督有契合之處(《羅馬書》第九章)。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