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真相

發稿時間:2010/12/04
市場的真相
市場的真相
作者|約翰‧凱(John Kay)
譯者|陳琇玲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0/10/10

  為何有些國家富強,有些國家卻貧窮?富強的國家如美、英、德、日等,儘管經歷多場金融風暴,仍是全球最富足的國家;而中南美洲、非洲的大多數國家,在全球財富國家排行榜上始終敬陪末座,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市場的真相》這本書中有許多分析,試圖解答問題。

  作者約翰‧凱是知名的專欄作家,目前為倫敦政經學院客座教授,一翻開這本書,他就提醒讀者思考一個問題,過去大家認為窮國想擺脫貧窮最好的方法就是仿效西方國家,但實際上,除了少數東亞國家外,其他國家就算跟著開放市場、透過貨幣政策穩定經濟,卻未必帶來相同的結果,老百姓仍然窮得無法填飽肚子。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國家的經濟政策不是改善經濟的唯一條件,仍必須有良好的制度與文化素養,而貧窮國家就是缺乏富有國家具備的制度與文化基礎,使得富國致富的經濟模式無法直接移植到窮國。最明顯的例子就在於窮國政治上的腐敗。同樣自由化與民營化,在非洲窮國實施後,往往讓利益只流入官員與大企業等少數人的口袋,絕大多數人民無法享有經濟改革政策帶來的好處,反而迎來災難。近年印度雖然經濟明顯改善,卻因基層官員貪污與官僚作風,讓經濟計畫成果大打折扣。

  其實,這也是與我們切身相關的課題,如果全球富國與窮國的貧富差距無法拉近,就像一雙名牌球鞋,在富國的售價相當於窮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長此下去,貧富差距問題勢必無法解決。John Kay認為天下沒有一體適用的經濟模型,每一種模型必須依照不同的政經社會文化架構去修正設計,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經濟改革獲致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值得貧窮中的國家思考與效法。

文章節錄

《市場的真相 WHY SOME COUNTRIES ARE RICH AND OTHERS REMAIN POOR》

找尋市場的真相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在西雅圖開會時,街道上擠滿抗議者,會議最後也因為一團混亂而草草結束。之後的幾次類似會議也引起群眾抗議示威。二○○○年一月,在瑞士達沃斯滑雪聖地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年會,這場會議預期是美國十年來勝利主義的最高潮。美國總統柯林頓搭機前往開會,示威群眾則揮手抗議,要求柯林頓終止在其任期間讓企業人士賺取暴利的措施。

  但是,種種示威抗議並沒有奏效。除了原本接待柯林頓和桑默斯的歡迎會低調處理外,電子商務企業會議仍舊沸沸揚揚的進行。幾週後,那斯達克指數創下新高。二年後,指數卻慘跌七五%。在網路泡沫全盛時期成立的網路企業,最後大多走上歇業一途。

  不過,美國經營模式只稍微受到一點損傷,依舊是大多數企業人士與顧問實際運作的前提。自利的唯物論是激勵人類的最大因素。政治貪婪帶來災難,因為政客可以運用國家的強制權力去取得其他人的錢。企業就算貪婪仍有品德可言,因為生產人們想要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獲利的唯一方式。所以政治領域應該越小越好,但企業領域卻要盡量擴大。因此,美國經營模式的前提直接導致「市場基本教義」(market fundamentalism)的出現—干涉自由市場功能絕對無法合理化的信念,以及「最小限度的國家」(minimal state)的形成—國家的經濟角色侷限於財產權的界定與合約執行。也由於貪婪成為市場經濟的主要機制,重新分配課稅就會抑止市場經濟的進展。

  但如果社會由非常貪婪者支配,而國家的角色又微不足道,結果不會演變成無政府狀態嗎?解釋這種作法為何不會演變成無政府狀態,是美國經營模式最聰明也最有趣的部分。本書絕大部分也將致力於探討這個問題。

  為什麼有些人、有些國家富有,其他人、其他國家卻貧窮?為什麼在經濟競爭中,計畫經濟制度輸給市場經濟制度?地方分權的市場經濟制度,如何協調複雜的產品和全球配銷?經濟制度如何處理風險?經濟制度如何在技術複雜產品的市場中,處理資訊不對等的情況?如何把獎勵分配給負責管理複雜生產流程團隊的不同成員?市場如何協調網路?如何激勵知識和創新?經濟行為—我們如何工作及消費什麼東西—究竟取決於何物?在現代經濟中,政府的角色應該為何?這些問題就是本書關心的重點。在解決這些問題之際,我會說明美國經營模式不是什麼、不能做到什麼,也會對美國經濟運作做出正確的描述。最符合最小限度政府、自由個人主義等規定的國家,就是地球上最貧困的國家。有效的市場經濟制度則深植在精心策劃的社會、政治和文化關係中,在這種關係之外,市場經濟制度就無法發揮功用。

  對市場真相的探查將帶領我們到華爾街股市和華盛頓,也前往瑞士、紐西蘭、南非和俄羅斯。我們也會造訪義大利聖利摩(San Remo)的花市、中古車賣場和街角商店,也會到英國國家電力公司(National Grid, NG)的控制室參觀。本書所描述的經濟學家,鮮少出現在彭博財經台,但他們卻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

  跟其他經濟學家一樣,我也使用模型。大多數人都把經濟模型想像成透過電腦模擬來預測未來的一連串複雜方程式。這類經濟模型確實存在。例如,財政部和中央銀行、甚至某些彭博財經台的分析師就會用到這類預測模型。但是,大多數經濟模型在結構和意圖上並不一樣。經濟模型先把複雜問題簡化成一些要素,再說明這些要素之間的關係。好的模型運用範圍極廣,也有意想不到的關聯 。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