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貧窮

發稿時間:2010/12/25
終結貧窮
終結貧窮
作者|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D. Sachs
譯者|鐵人雍
出版社|臉譜
出版日期|2010/12/10

  人類一直在努力脫離貧窮,《終結貧窮》一書是探討全球貧窮問題最權威的著作之一。作者傑佛瑞‧薩克斯是經濟學界有名的才子,二十八歲就在哈佛大學升任正教授,從那時起,他的研究偏重非洲、印度與中南美洲的經濟發展模式,多年來也學以致用,與許多貧窮國家政府合作,改善人民的貧窮問題,並認為大有可為。

  作者記錄與貧窮國家政府共事過程的觀察,並融入他的學術理論主張。包括所謂發展陷阱確實存在,不管國家經濟怎麼發展,人民照樣很窮,甚至國家愈發展,有些人民更窮。傳統經濟學理論否定或無視於這種陷阱存在,主張只要整體國家經濟改善,百姓或多或少都能雨露均沾,作者則根據許多數據,認為問題沒那麼簡單。

  書中點出歐美先進國家長期以來都很富裕,但非洲與部分中南美洲國家一直處於貧窮狀態,作者引用歷史數據分析全球經濟發展帶來這種貧富不均的問題,主要是先進國家半世紀以來的平均經濟發展成長速度,遠高於非洲國家,而非洲國家人民的儲蓄所得又長期無法改善,因而造成富者恆富,貧者愈貧的結果。

  作者最重要的主張之一,就是貧窮問題可以被徹底消除,但這需要富裕世界的政府與人民以及眾多國際組織共同努力才行。他提醒有錢國家的人民絕對不能以為窮國的貧窮問題與他們無關,相反地,世界貧窮現象與先進國家的安危密切相關,貧窮問題一天未能解決,先進國家就隨時籠罩在恐怖攻擊或傳染病等威脅中。

  書中主張,若先進國家從現在開始,有計畫地投資貧窮國家,例如協助非洲國家對抗各種傳染病的威脅,協助印度等人口成長快速的國家解決糧食與教育問題,那麼,人類一切的貧窮能在我們這一代手裡加以終結,是可以預期與期待的成果。

文章節錄

《終結貧窮:可以在2025年以前達成(The End of Poverty: How We Can Make It Happen in Our Lifetime)》

第三章

為什麼有些國家無法欣欣向榮?

  在全球六十三億人口中,大約有五十億已經爬上經濟發展階梯的第一階,或者說,全球有六分之五的人口都已經邁出遠離赤貧的第一步;再者,大約有四十九億人的國家在1980-2000年間,人均國內生產毛額都有增加,有更多的人口,大約五十七億左右的國家在平均壽命上有所提升。經濟發展確實已真正地擴展開來。從絕對數字及其所占全球人口比例兩方面來看,赤貧的比率正在下降中,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預測:到2025年時,我們將擁有一個沒有赤貧的世界。

  正因為濟成長能夠在世界的許多角落開展,因此,最重要的課題就在於了解並解決:為什麼某個地方的經濟發展不起來?為什麼這些人爬不上發展階梯或始終在最低一階打轉?

  對於有些國家經濟無法成長的解釋,通常都歸罪到貧窮本身:政治領導人物的腐敗,加上停滯不前的傳統文化,都阻礙了近代發展的開展。但是,一個社會濟系統相當複雜,以致無法完全歸咎於某一因素上,問題可能出現在經濟機器上的任一環節,有時使得經濟走下坡,有時更會讓整個運作體制停擺。

貧窮陷阱:貧窮本身即是經濟停滯不前的主因

  對最窮國來說,關鍵問題在於:貧窮本身往往就是個陷阱,一旦窮過頭,窮人便缺乏使自己從貧窮泥淖中脫困的本事。原因不難理解:我們先考慮因為缺乏人均資本(capital per person)所導致的貧窮,比如說,貧窮的鄉間缺乏貨車、柏油路、發電廠與灌溉渠道;人力資本也因為饑荒、疾病與文盲而變得非常缺乏;此外,自然資本也匱乏,樹木都砍光了,土壤地利也消耗殆盡。在這種情況下,最需要的就是更多的地理、人力與自然資本,但這就需要更多的積蓄。如果窮歸窮,卻還不至於到赤貧的下場時,還可能有積蓄,但如果人們處於極度貧窮的狀態,就需要所有,甚至更多的收入來求生存,也因此,這些人根本無法存下一筆資本投資未來。

  這正是為什麼處於赤貧的人無法逃脫出低度,甚至負經濟成長的陷阱。他們實在是太窮了,以至於無法儲存積蓄,將自己拉出貧窮的泥淖,並且為未來做準備。……。

最大的挑戰:克服貧窮陷阱

  當一個國家能夠爬上發展階梯的第一階後,一般來說,也就能夠持續地往上爬。所有有利的條件通常是一起向上爬升的:有越多的投資成本,就有越多的分工機會、越多的先進技術與較低的生育率,如果一個國家連發展階梯的第一階都嫌太高,遑論發展的契機了。因此,首要目標就是幫助這些赤貧國家建立爬上發展階梯的基礎。富國的投資不需要使窮國一下子達到富國的地步,但是前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投資,使後者能夠讓自己變得更為富足。也就是說,富國需要提供足夠讓窮國爬上發展階梯的第一階的資助,自此之後,自給自足的經濟成長就有生根落地的可能。

  經濟成長是可以達成的目標,它傾向於不斷地成長,但首先需要發展的契機。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