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耿領導

發稿時間:2011/08/13
硬耿領導
硬耿領導
作者|陳國祥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1/06/30

  客家族群常以「硬頸」形容客家人普遍的文化、精神與態度,客家籍資深媒體人陳國祥所著《硬耿領導》一書,進一步以「硬質耿介」形容不屈服、不妥協、樸實又正直的客家人特質,並以古今中外六位客家籍政治領導人物來論析這種客家精神,這六個人不是特例,而是具普遍代表性的實例,也更能讓讀者體悟客家精神。

  對於六位客家政治人物,作者形容南宋末年文天祥寧死不屈,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百折不撓推翻帝制,鄧小平堅毅務實地推動大陸共產執政改革開放,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擇善固執打造全球最具競爭力國家,李登輝堅忍不拔落實民主卻激化兩岸關係,現任總統馬英九貞固致遠地奠立台灣和平發展百年基業;同時著墨台灣在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難免評斷他們的政治表現所凸顯的客家特質。

  不過,作者是朝這些客家籍領導人的政治關懷、經國濟民方向、關心人民與政治活動等領導風格,提出個人見解,並非常有條理地客觀分析。例如比較蔡英文與馬英九的兩岸政策理念,直指前者延續李登輝的台獨論,後者繼承兩岸九二共識,沒有型塑兩人的優劣對決,只強調藍綠無是非,但歷史陳義不同。針對李登輝外顯的前後不一,分析指其早期自我沈潛心底,當權時才表露對台灣統獨的主張。

  作者重視學術證據,因此引述許多嚴謹地考究論述,找到六人專屬於客家族群的先天本質與民族個性,即相對於台灣其他族群,是既硬質又耿介,在堅持一件事情的沈穩堅毅,有條不紊,耐心宣揚與說服他們認為正確的價值觀,確實表現了客家精神。值得稱許的是作者的政治光譜偏藍,卻能建立理性討論方式,不因人廢言,這在台灣當前非理性的藍綠對待中,值得大家省思借鑑。

文章節錄

《硬耿領導:客家籍政治領袖的志節與功過》

潔白桐花的見證與啟示

  自小在苗栗縣南庄鄉偏僻的客家庄成長,附近兩三個鄉鎮絕大多數居民都是客家人,直到讀中學時才接觸到客家以外的族群,因此我的客家族群認同非常清晰而強烈。

  隨著接觸面的擴大,逐漸感受到客家族群在台灣社會處於弱勢地位。幼小的心靈陸續湧現一些關於客家族群的問題,例如:客家人為什麼都住在鄉下?客家人為什麼都務農?客家人為什麼比較貧苦?客家人為什麼被普遍認為節儉甚至吝嗇?閩南人為什麼多不喜歡甚至看不起客家人?客家人為什麼沒有當大官的?

客家人在台灣處於邊陲地位

  這些令人不快的問題,在在侵蝕著身為客家人的族群自尊心和榮耀感。那個年代到都市求學或謀生的客家人,由於自感族群地位低落,多半掩藏自己的客家身份,因之被稱為隱形客家人。同時,由於脫離客家聚落,被拋入異質而疏離的都會中,從而與原鄉的文化臍帶幾乎完全斷裂。在主流社會中,客家文化和客家話顯然處於邊陲地位,加上政治與經濟處於低下,因此都會中的客家人多半存有自卑情節。

  隨著台灣的自由化與民主化的胎動,各個領域的社會運動蓬勃興起,積極爭取自身利益、地位與影響力的提升。一些客家文化人跟著投入社會運動的洪流中,疾呼「還我母語」及搶救客家文化,隨而集資客家雜誌,為客家人發聲。我也是其中一份子,雖非先鋒,更非鬥士,但在客家權益的爭取上也未置身事外。後來,由於台灣的民選制度逐步落實,選票的份量愈來愈重,因此權力鬥場上的政黨和政治人物為了爭取客家票,也越來越重視客家權益。許多客家電台播音了,客家事務機構成立了,客家電視台開播了,候選人紛紛提出客家政策白皮書,大學也紛紛成立客家研究的科系與學院。客家人頓然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力量,地位顯著提升,客家文化得到呵護與發揚,客家人的各項權益也得到扶助。

許多政治領袖都是客家人

  二○○八年總統大選,我參與馬英九客家政策白皮書的擬訂,偕同一些學者專家所提出的政策主張多被馬先生採納,後來成為馬政府客家政策的主軸,同時經由《客家基本法》的制訂,而融入國家法典中。自此而後,我對客家問題和客家人的命運發展更加關注,投入一些心力研究探索。我心中一直有個問題,為什麼許多呼風喚雨的政治領袖都被認為是客家人?他們備受客家人景仰,他們究竟是不是真的是客家人?他們是不是具備一些客家人的獨特性格?這些問題備受客家人關注,因為對於族群榮耀感不足的客家人而言,那些政治領袖的客家身分確可光耀客家,增長客家自信,同時豐富客家精神資產,豎立學習典範。基於客家文化人的使命感,我感到義不容辭,應深入研究這些問題且提出解答。

  在當前的台灣,客家籍傑出政治人物備出,更引起人們關切客家族群的「政治基因」有何特出之處。不知是巧合還是事出有因,蔡英文確定取得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資格的同日,馬英九獲國民黨提名競選連任。這兩位下屆總統候選人都具客家人背景。蔡英文的父親是屏東縣坊山鄉客家人,馬英九的客家籍祖先從陝西輾轉遷到福建,宋朝末年時移居湖南,他是湘潭祖籍地開基主的第二十二世子孫。馬、蔡和前總統李登輝一樣,身上留著客家人血液,只因為成長過程的生活背景並非客家人聚居區,所以不諳客家話,也不熟悉客家文化。

  儘管如此,他們的人格特質與政治風格,似乎都帶著客家人熟知的「硬頸」之氣。這種氣質固然並非客家人獨具,但是如果將歷來具客家背景的政治領袖的行事風格加以歸納,似乎都有這種硬頸氣質,這或許和客家族群獨特的歷史命運脫離不了關係。

客家領袖普具堅毅而執著的硬頸性格

  南宋出身江西客家村的抗元英雄文天祥,帶領以客家人為主力的義軍奮勇作戰,寧死不屈,最終壯烈成仁。咸信具客家背景的孫中山,發動革命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留下硬頸精神的典範。中共改革開放的領導人鄧小平、胡耀邦都具客家背景,他們的祖先都是從贛南客家人聚居地外移,胡耀邦更是在湖南瀏陽客家移民聚落成長,他們都體現了客家人堅毅、執著的硬頸性格。海外擔任國家領導人的客家人,最富盛名的是新加坡的李光耀和泰國前總理塔信。他們都是硬直的領導人,執著信念,堅定貫徹己見,絕不向國內外挑戰力量妥協。

  李登輝在落實民主制度、鞏固權力地位、爭取台灣主權地位以及和中共的對抗上,處處表現執著、倔強、堅毅的性格,至今仍然錚錚鐵漢一條。馬英九的硬頸之氣,同樣表現在他原則的堅持、理念的固執和目標的落實上,例如他在法務部長任內查察賄選、偵辦貪污和打擊黑金的執著上,也表現他擔任總統後頂著「親中賣台」的帽子,堅決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蔡英文的硬頸之氣表現在她一路以來對中共的抗斥上,從「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到否定九二共識、反對ECFA,她一以貫之,堅持不變。

  這些客家籍政治領袖的共同特質究竟有無族群文化基因上的意義,尚待研究考證,但其中反映的政治領袖的實然與應然問題,卻值得探索。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