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正向思考

發稿時間:2012/10/27
失控的正向思考
失控的正向思考
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
譯者|高紫文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2/10/03

  一本認真檢驗美國充斥「正向思考」現象的好書,指出了至少兩項明確的問題:「正向思考」的效果沒有任何科學根據;「正向思考」使人失去了從公共性議題角度反省的能力。真正的正向思考應該是勇敢面對現實,而不是用「正向思考」,只看只想光明面來逃避現實。許多「正向思考」的書也在台灣大為流行,這個社會也需要聽聽批判的聲音。

文章節錄

第二章 奇思幻想的年代

  儘管《祕密》普遍獲得媒體尊重,作者也無意挑戰學界,但無疑它在知識界引起震驚與奚落,批評者都快不知該從哪開始抨擊了。在DVD中,有位女性欣賞著商店櫥窗內的項鍊,下個畫面,她的脖子上就戴著那條項鍊了。她單憑意識就把項鍊「吸」了過來。在書中,與體重對抗數十載的拜恩,堅稱食物不會使人變胖,只有當人「認為」食物會讓人變胖時,食物才會讓人變胖。她還說了一個故事,有位女性假裝完美伴侶已經和她在一起,藉此「吸」來完美伴侶:她在車庫留了車位給伴侶,在衣櫃清出空間讓伴侶放衣服。然後,瞧,伴侶就出現在她的生命中了。拜恩還自稱用「祕密」改善了視力,再也不用戴眼鏡了。《新聞週刊》受不了這些不可思議的內容,以驚訝的口氣評論道:「那本書竟然直言不諱地宣稱,人運用思想與感覺就能操控客觀存在的現實物質世界,像是樂透開獎號碼、陌生人的行為。」

  不過拜恩所說的一切,既不新奇也非原創。事實上,她不過是把二十七位勵志思想家的洞見包裝起來而已。這些人大多仍在世,而且許多位早已赫赫有名,像是《心靈雞湯》的共同作者傑克.坎菲爾。《祕密》有一半篇幅都在引述這些大師的話,書尾也慷慨地感謝這些「參演共同作者」,還特別列出他們的簡歷。其中有位「風水師」,他也是一家「勵志禮品」銷售公司的總裁;還有一位股票交易商以及兩位物理學家。不過絕大多數的「共同作者」都自稱「教練」與激勵講師,包括喬.維托(我在演講人協會年會已經見識過他的博愛了)。《祕密》裡頭的「祕密」根本算不上祕密,那不過是從教練這一行彙集而成的學問而已。在《祕密》出版的三年前,我就首次聽到《祕密》所談的「心靈能克服物質障礙」這種哲學,教我的,是亞特蘭大一位不算有成就的生涯教練。她告訴學員,人的外在狀況,像是失敗與失業,是「內在幸福感」投射出來的結果。

  這種新的人生哲學不只來自運動界,勵志界的大師與「心靈導師」也高談好幾年了,這些人拜恩大多沒提到。比方說,二○○四年有部根據事實改編的電影,片名叫《當心靈遇上科學》,是一群新時代學派的人製作的。該學派的領導人是名女性,名為傑西奈(JZ Knight),住在塔科瑪(Tacoma)。據說有位三萬五千歲的老戰士,名叫藍慕沙(Ramtha),傑西奈能與他的魂魄溝通。在這部電影中,演員瑪麗.麥特琳(Marlee Maitlin)飾演的角色,為了體會生命在心靈層面的無窮可能性,戒掉了抗憂慮藥物贊安諾。藍慕沙啟蒙學院(Ramtha School of Enlightenment)的學生會把個人目標貼在牆上,試圖在高分貝的搖滾樂中,用力「冥想」來實現目標。再來看看商業氣息比較重的面相。一九八二年,「成功教練」麥克.賀納基(Mike Hernacki)率先出版《心想事成的祕訣》,接著許多人也紛紛出版這類書,包括麥可.羅西爾(Michael J. Losier)在二○○六年出版的《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的黃金三步驟》。哈福.艾克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中這麼解釋:「宇宙其實就是『至高能量』的另一種說法,它就像一家大型郵購公司。」;維托也用過這樣的比喻。若你清楚明白地把訂單寄過去,保證能準時收到商品。

  磁力是另一種長久以來一直吸引著正向思想家的力量,可追溯到一九三七年。這套理論至今依舊熱賣,像是《思考致富》。這本書宣稱:「思想就像磁鐵,能吸來同調性的力量、人與生活環境。因此我們必須強烈『渴望』財富,來磁化心智。」現在我們知道思想是神經元放電模式了,會在腦中產生電活動,因此確實會產生磁場;不過這種磁場弱得可憐。《科學美國人》的專欄作家麥可.薛默(Michael Shermer)評論道:「大腦的磁場強度為十的負十五次方特斯拉,會快速從頭骨散出去,馬上被其他磁場吞沒,遇到強度為十的負五次方特斯拉的地球磁場就更別說了,地球磁場是大腦磁場的十的十次方倍呢!」也就是說,地球與大腦的磁場強度比是一百億比一,因此,一般磁鐵不會受到人的腦袋吸引或排斥,人的腦袋也不會給冰箱吸過去,這是眾所周知的啊。

  由於吸引力法則缺乏合理解釋,於是有人搬出量子物理學來解釋,不過他們用的是經過大幅篩除與改編的量子物理學。拜恩在《祕密》中引用量子物理學,和二○○四年的電影《當心靈遇上科學》如出一轍,今日所有走在潮流前端的教練都不會忽略量子物理學。新時代學派的思想家和所有哲學投機分子都認為,量子物理學大有可為,似乎能使人類擺脫決定論的死板束縛。他們推測,在亞原子粒子的世界,什麼都可能發生,而且大家所熟悉的牛頓物理定律不再普遍適用。因此他們認為,沒有理由人類生活的世界不能跟亞原子粒子的世界一樣。

  量子物理學還有個更普遍遭到濫用的概念,那就是不確定性原理。這個原理純粹只是主張我們無法同時知道亞原子粒子的動量與位置。用大家比較熟悉的說法來解釋就是,測量量子時會影響被測量的量子,因為要測量電子這類粒子的座標,就得用一種名為「量子崩塌」的方法來處理粒子,才能把粒子固定在特定的量子狀態。有位新時代學派的物理學家就根據不確定性原則提出不切實際的詮釋,朗達.拜恩則加以引述:「心智確實會塑造察覺到的事物。」顯然又有人從這句話就草率提出這樣的想法:「我們無時無刻都在用心智創造整個宇宙。」像是有位人生教練寫道:「我們是宇宙的創造者……量子物理學出現後,科學漸漸不再認為人類是軟弱的受害者,開始瞭解我們是無所不能的創造者,能創造生活與世界。」

  正向思想家想出來的,是個美好的宇宙,有大片閃耀著光芒的北極光。在那裡欲望能自由實現,一切事物都是完美的,至少都是如你想要的那麼完美。夢想會自動實現,你只要清楚說出願望,願望就會成真。但是住在那地方的人肯定孤獨到極點。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