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台灣

發稿時間:2013/06/01
航向台灣
航向台灣
作者|陸傳傑、曾樹銘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3/04/03

台灣是個海島,舟船就是海洋子民生活的憑藉。因此,舟楫是開創新生活的載具,也是銘刻著生命源頭的印記。航海與船舶技術的發展,貫串了臺灣的歷史。

本書蒐集豐富珍貴的圖片、完整繪製古代船舶的圖像,駕著這些歷史之船,出入歷史之海,巧妙結合船史與臺灣史。全書圖文並茂,引人入勝。

文章節錄

《航向台灣:海洋台灣舟船志》

中式帆船的起源

英國著名的船舶歷史學家烏斯特(G.R.G.Worcester ) 在其巨著《長江的帆船與舢舨》中提到:「我們還無法清楚的了解,中國究竟是在甚麼時候,開始建造遠洋帆船。」

為了破解中式帆船起源之迷,宋元沈船的考古調查,吸引了許多學者的注意力。前幾年大陸政府花費鉅資從南海海底,連船帶貨以及沈澱物,完整的打撈一艘駛往東南亞從事貿易的南宋沈船,並為它建造了一座專屬的博物館。或許此次打撈,能為華舶的認識,提供更新、更多的發現。

大陸學者陳希育在其著作《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一開頭就寫道:「學術界對於早期中國帆船及其遠洋航海的歷史………,往往過高的肯定了它的成就,從而忽視了其侷限性。在全面深入的考定、研究中國帆船的主要歷史事實、並且把它同印度船、阿拉伯船的航海作比較之後、我們並不容樂觀…………」

所謂早期,指的是唐代之前。陳希育認為唐代之前,中國帆船與遠洋航海事業遲遲不能發展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封建王朝對民間的造船與海外貿易採取壓制的政策。

中國古代帝王之所以不願意百姓從事海外貿易,道理其實很簡單。一個民間傳說或許可以說明封建帝王的心態。

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洪武,建都南京,江南巨富沈萬三捐資興建京師城牆三分之一,並犒勞軍隊大筆餉銀,朱洪武非但不感念其忠君愛國,反而羅致罪名,將他抄家,闔族發配邊疆「勞改」。後來發現沈萬三之所以致富,是因為從事海外貿易的原故,朱洪武便下令嚴格執行海禁,不允許百姓出海經商。

富可敵國就是沈萬三的原罪,海外貿易不但可成巨富,還有裡通國外之嫌,海舶配備武器便成了戰船,當然也在禁止之列。

雖然歷代封建王朝對百姓出海貿易充滿疑慮,常常禁止民間建造大型海舶,可是因為內河航行與軍隊作戰的需要,所以早期中國在船舶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陳希育歸結早期中國官方的船舶型態,有三個特點:

一、 因為中國河川湖泊眾多,所以河船比海船發達。

二、 因為戰爭不斷,所以戰船重於民船。

三、 因為常常禁止百姓出海,所以官方長期壟斷造船。

中國是個幅員廣大、資源蘊藏雄厚的國家。即使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船舶工藝仍有一定的進步。最晚到了漢代,中國帆船已經出現橫隔艙板和中央尾舵。尾舵與水密隔艙是中國造船工藝對世界船藝發展兩項重要的貢獻。

中國造船工匠的偉大創造

從已出土的材料,可以確定漢代船舶的兩舷都有凸出的橫樑。橫隔艙板的設置,大大加強船體結構的力度,可以抵抗強浪的沖擊,這點對遠洋海舶的航行安全是十分重要。

英國學者李約瑟認為早期中國船舶之所以沒有使用龍骨,而以橫隔艙板加強船身的結構,是出於對竹子的模仿。在他看來中國傳統舟船的船身,像是數節剖開的竹子。至於早期的橫隔艙是否等於水密隔艙,目前還很難判斷。但可以確定的是,最遲到了唐朝,中國帆船已有水密隔艙的設置。

早期的船舶,推進和方向的控制就靠槳與櫓、槁竿等。後來船槳逐漸分化為兩種。一種專門用來推進,另一種用來控制方向,叫舵槳或托槳舵,尾托槳。從已出土的西漢墓葬船舶模型,可確認當時已有舵槳。但舵槳在風浪較大或水道狹隘的地方,使用起來並不方便,於是將舵槳增寬並設置在船尾中央的想法就出現了。最晚到了東漢,中國船舶上出現尾舵,這對世界船藝的發展是一大貢獻。阿拉伯船到了西元十世紀才使用尾舵,歐洲則更晚。

漢代的海舶究竟有多大?根據《史記》的記載,三十噸是漢代對商船課稅的最低標準,所以漢代海舶的總排水量至少超過三十噸。但是秦漢時代,中國的造船事業並沒有太突出的表現。到了隋唐時代,中亞地區戰亂頻頻,陸上絲路經常受阻,海上絲路因而興起,連帶的中國的造船技術透過交流與學習也進入了成熟階段。當時海港、造船廠已遍佈中國大陸的東南海岸線上。

隋唐時代船舶工藝發展的很快,較突出的特點是使用釘榫連接船板,而且採用的是鐵釘。使用鐵釘連接船板,船體結構較為牢固,但如果沒有較好的捻縫技術隔絕海水,鐵釘很快會被海水腐蝕,船體隨之散裂,對航行的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脅。隋唐時代,中國的造船工匠將桐油、蠔殼灰、竹絲混合成一種可靠的防水止漏填充物,成功的隔絕了海水對鐵釘的鏽蝕,再加上細緻的捻縫工藝,終於解決了這個造船工藝史的巨大難題。

印度和阿拉伯船隻因為沒這種技術,只能用木、竹釘、椰絲和柏油,用繫捆的方式固定船板,所以船體結構強度較差,船隻無法朝大型化發展有限。隋唐時代的中國船舶因為捻縫技術的發展,船體得已朝大型化發展,最大的商船,載重可能接近萬石,相當於五百噸級的大型帆船。

另外,水密隔艙的設置,也是中國造船工藝的一大發明。所謂水密隔艙,是用木板拼合成隔艙板將全船隔成數個互不相通的艙間。一旦某個地方破損進水,不會影響全船的安全。這是船舶工藝史上劃時代的進步,影響十分深遠。從出土的唐代船舶,證明當時的船隻已有水密隔艙的設置。

造船技術的進步對遠航自然是有很大幫助。唐代,賈耽於西元八○五年完成的《四夷道》,詳細記錄了廣州與波斯灣之間的地名,以及個別海港之間航行所需的時間。這充分顯示了中國帆船遠航的能力。

當然也說明了當時中國與東南亞,印度與阿拉伯之間頻繁的商貿關係。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