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

發稿時間:2024/05/24
ANNA:時尚教母安娜.溫圖的華麗人生
ANNA:時尚教母安娜.溫圖的華麗人生
作者|艾美.奧德爾(Amy Odell)
譯者|劉北辰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08

她中學輟學,到服飾店工作,只為了追求對時尚的熱愛。
她不斷的積累與努力,一磚一瓦建起自己的時尚王國。
她的影響力超越時尚圈,總統候選人、好萊塢名導、網球名將都向她求助。
她長年頂著捲曲弧度完美的鮑伯頭,用一副墨鏡掩藏所有喜怒哀樂。
她的體態從少女時就恆久不變,她還敦促歐普拉為封面拍攝成功減重。
她是時尚教母安娜.溫圖(Anna Wintour)。

現年74歲的安娜,自1970年代開啟時尚編輯的職涯。她在時尚圈縱橫半世紀,直面時代更迭與各種挑戰,至今仍然活躍在檯面上。她2020年接掌《時尚》雜誌的全球編輯總監,也曾在2023年來台參加GQ年度風格大賞。本書引人入勝地呈現安娜跌宕的職涯,也揭露許多時尚圈的內幕。透過艾美.奧德爾的文字,看時尚教母如何常盛不衰,並窺見其墨鏡之下不為人知的一面。

內容節錄

《ANNA:時尚教母安娜.溫圖的華麗人生》

第十章 時尚雙城記

  「天啊,我回到英國了。」安娜告訴利茲.媞貝里絲,安娜二十出頭、在《哈潑名媛》擔任初階編輯時,必須從一桿桿的媚登峰內衣間擠出一條路,當時她經常碰上媞貝里絲。現在媞貝里絲是英國版《時尚》的執行編輯,也是安娜的員工。

  安娜第一天以總編輯的身分踏入《時尚》在倫敦漢諾瓦廣場(Hanover Square)的辦公室。這處辦公室叫做時尚館(Vogue House),名稱取得恰到好處,就像私人俱樂部一樣。媞貝里絲給安娜看了一些黑白照,照片裡的年輕女性頭上綁著束帶,安娜說她們看起來「好像從火星跌下來一樣」。

  這樣的反應和其他許多事情都表明了,一切就要風雲變色,而且猝不及防。安娜接手一本商業表現極佳的雜誌,但她認為雜誌中的視覺表現既過時又無聊,有時候還「英國」得很離譜:模特兒在鄉村的城堡前和馬匹合影,還穿著全套的馬術服裝,即使是愛瑪仕(Hermès)的設計,仍然和現代女性沾不上邊。安娜希望自家雜誌和米勒貝拉的《時尚》一樣,提供實用的穿搭資訊,以吸引勞動女性,而非只展現時尚編輯的異想天開,畢竟她們自行其事已經將近二十年了。

  英國版《時尚》的員工在安娜底下工作可謂是兩樣情。對媞貝里絲這樣的資深員工來說,就像是絕望之冬一樣。(「她不想看到天馬行空和特立獨行。」媞貝里絲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的職場生活就此改變。」)對新進員工來說,卻是希望之春。

  如果安娜希望讓雜誌重獲新生,接著重返紐約接下更高尚、優渥的工作,她別無選擇只得迅速大膽地行動。然而,她開除許多員工後,他們的不滿情緒左右了小報對安娜的描寫,她被冠上時尚界冰雪新后的稱號,還說她既頑強又難搞。無論如何,這樣的刻劃會揮之不去。

  雜誌界的編輯和總編輯間隔著一道紅龍,安娜成為英國版《時尚》的總編輯,也就跨到了紅龍的另一邊。這邊不是誰都能進來的,因此除非是完全離開業界,否則不會輕易地跨回去。然而,雖然總編輯一職給予安娜夢寐以求的地位大躍進,但她猶豫許久才接下這份工作。

  碧翠絲.米勒宣布引退後,康泰納仕倫敦辦公室的總經理伯納.萊瑟(Bernard Leser)便設法吸引安娜離開利伯曼的內殿,但她拒絕了。雖然她才剛懷孕,但擔心往後要照顧新生兒時,薛佛卻身在遠方,因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職使他抽不開身。

  一九八五年六月五日,安娜接下總編輯職位兩個月前,她到四季酒店(Four Seasons)和蒂娜.布朗(Tina Brown)共進午餐。布朗也是英國人,她在眾人的目光下成為《浮華世界》(Vanity Fair)的總編輯,因此在康泰納仕的紐約總部同樣相對是新人。布朗自己是康泰納仕集團的新任總編輯[先前她在倫敦的《尚流》(Tatler)雜誌擔任廣受關注的總編輯,接著康泰納仕在一九八二年併購《尚流》],當時也許只有她在內的少數幾個人能夠由衷地了解安娜的挫折感。「她顯然已經厭煩只是《時尚》的第二把交椅,還要等著眾星拱月的葛蕾絲.米勒貝拉下台。」布朗在日記中寫道。安娜向她吐露自己想接受倫敦的工作,只要不超過兩年,她的丈夫也支持她。

  布朗認為,安娜要取代備受愛戴又傳奇的米勒絕非易事,也會覺得康泰的倫敦辦公室「相比先前的紐約總部,既消沉又陽春」,但她知道「安娜的才華在紐約幫葛蕾絲保住了工作,在倫敦她反而能一展長才,證明自己的管理能力」。

  次月,媒體報導安娜最有望拿下總編輯職位。紐豪斯正苦尋接替米勒的編輯,布朗告訴他,英國版《時尚》的位置應該給安娜。正如所望,紐豪斯的確「看起來在考慮」。布朗得知其中一個問題在於利伯曼不希望安娜離開《時尚》,他聲稱安娜和米勒貝拉能消弭歧見。然而,雖然米勒貝拉仍在反駁安娜是延攬來頂替她的傳言,但她把安娜視為引起混亂的危險人物,一心要把她扔向大洋彼岸。

  最後,經過幾個月的思考和推敲,安娜接下了新職位,她擔任英國版《時尚》總編輯的消息,在一九八五年九月十八日公諸於眾。她做好延後到職的安排,才可以一月在紐約生下孩子,四月到倫敦上任。

  安娜前往倫敦前,希望徵得一名助理。薛佛的朋友,也就是《尚流》的前藝術暨造型總監麥可.羅伯茲(Michael Roberts)和蒂娜.布朗都認識加蓓.多佩特(Gabé Doppelt),她正在倫敦的《尚流》工作。起初,多佩特得到徵詢,以為只要向安娜推薦人選,她也照做了。然而,安娜寄回去一份傳真問道:「那麼妳自己呢?」

  多佩特從未想過要到英國版《時尚》工作,因為那本雜誌感覺不正經。人人都知道,那裡的古板上流女性員工都在養老,到《時尚》工作了三十年只是興趣。這些員工開著寶馬(BMW)上下班,而非窮酸地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然而,安娜祭出多佩特現下薪水的三倍,因此她難以拒絕。多佩特接下助理職位的隔天,安娜又傳真過來。「我們還沒見過面,妳明天要幹嘛?我們會寄機票給妳。」她寫道。多佩特早就習慣英國雜誌昏昏欲睡的步調,大家做什麼事都慢條斯理,更不用說有人會即刻就快遞越洋機票過來,她感到嘆為觀止。

  不到幾天的時間,多佩特就飛往紐約。她走進康泰納仕的辦公室,但安娜並不在那,她出現早產的宮縮徵兆,必須待在家。因此,那天多佩特就和《時尚》的員工打打交道。當天晚上,她順道拜訪安娜家中。她抵達時,安娜站在門邊,雖然她孕齡超過八個月,但是穿著阿澤丁.阿萊亞(Azzedine Alaïa)的緊身白色裙裝和曼諾洛.布拉尼克高跟鞋,手裡握著一杯紅酒。

  多佩特以為她們會花上一、兩個小時,詳談安娜的需求和期待,但她們卻只聊了幾分鐘。多佩特回到飯店後,收到康泰納仕人資部的消息,寫著安娜決定雇用自己,並在六週後報到就職。

  安娜獲任為英國版《時尚》的總編輯一事,迅速引發爭議。

  據稱,碧翠絲.米勒經營雜誌的方式就和女校長掌管女子寄宿學校一樣。她喜歡邀請貌美的公爵夫人或王妃公主登上雜誌版面,尤其是黛安娜王妃,而且拍攝背景還要是城堡。她在威爾特(Wiltshire)有一幢鄉間別墅,名為「小豬別墅」(Pig)。她喜歡好走的高跟鞋,從來不嘗試時尚的打扮,

  但長長的指甲會塗成反光的紅色,方便她指出一整頁文字中,哪裡有錯誤或是寫得很馬虎。她在乎文字勝過服裝,因此時尚團隊幾乎能為所欲為。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