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的問題

發稿時間:2024/04/19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作者|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
譯者|莊加遜
出版社|新經典文化
出版日期|2024/04/10

李奧納德.伯恩斯坦,集多重身份於一身,是舉世聞名的指揮大師、作曲家、古典樂首位電視明星,更是致力推廣音樂的教育家。本書源自1971年大師應哈佛大學邀請講授「諾頓講座」,口碑知名度,更甚同樣來自哈佛諾頓的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安伯托·艾可的《悠遊小說林》。

講座以美國現代作曲家查爾斯.艾伍士作品《未解的問題》為題,伯恩斯坦展現跨學科精神,從語言學、詩學等角度解析音樂,企圖總結音樂史上的大哉問:音列主義和調性音樂之爭、古典樂日後該何去何從?

內容節錄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第一講  音樂音韻學

  重返哈佛校園令人雀躍,但這「詩學教席」的隆重又叫我心生敬畏。這些年來,坐過這把椅子的傑出人物們已將它鑄成一尊王座。但再度回家的感覺眞好,很高興我實現了學生時代的幻想,我曾想像「坐在桌子的另外一側」會是什麼樣子。如今,我就站在桌子前,腦子裡卻只有當初在桌子另一側時的感受。不瞞你們說,三十多年前的感覺好極了,主要是因為我有幸遇上了眾多大師:音樂領域有皮斯頓(Piston)和梅里特(Merritt),文學領域有基特里奇(Kittredge)和斯賓塞(Spencer),哲學領域有德莫斯(Demos)和霍金(Hocking)。但有一位大師把所有這一切貫穿起來,他把美的感知、分析方法、歷史視角下的觀點融會貫通,匯成光明的啓迪。我想把這六場講座獻給他以示紀念―哲學系的大衛.普勞爾教授(Pro. David Prall),他是位傑出的學者,也是敏銳的美學家。正是在這個如今遭受鄙夷、不再流行的美學領域,我從他那裡不僅學到了關於美的哲學,也淸楚地意識到一個事實──大衛.普勞爾本身即代表了他所深愛的「美的範式」,無論在思維層面亦或精神層面皆然。在人們執著於行為主義的今天,這些都是老掉牙的字眼。希望你們不要介意「心智」、「精神」這樣古老的用詞,因為我至今仍對它們深信不疑,如同當年。

  或許可以這麼說,我從普勞爾教授那裡,以及從哈佛所習得的,是一種跨學科的價値意識―想「瞭解」(know)一樣事物的最佳辦法就是結合其他學科,將其置於其他學科的背景中審視。這一系列講座正是基於此跨學科精神;當我談論音樂時會突發奇想地旁及其他領域,比如詩學、語言學、美學。甚至,我的老天,還會跑出一些基礎物理學。

  講座的標題借自查爾斯.艾伍士(Charles Ives)在一九○八年所寫下的一部短小而精彩的作品《未解的問題》(The Unanswered Question)。艾伍士心中所思慮的是一個高度形而上的問題;但我始終認為他同時也在問另一個問題,一個單純音樂上的問題:「音樂要往何處去?」邁入二十世紀初的音樂人一定都問過此。如今,這個世紀已走過六十五年,我們依然在問這個問題;只是問法與當年並不完全相同。

  因此,這六講的目的,與其說是回答這個問題,不如說是去理解、重新定義這個問題。要臆測「音樂要往何處去」的答案,我們必須先問的是「音樂從哪裡來」、「什麼樣的音樂」以及「誰的音樂」。如果說在六講結束時,我能夠給出最終極的答案,那簡直是狂人妄語;合理的說法是,這些思考有利於我們作出一些更有理有據的判斷。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