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

發稿時間:2022/07/01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
作者|蘇峯楠, 石文誠等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22/06/02

  「臺灣」是什麼?由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畫的《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一冊「空間篇」,以30幅獨特的地圖,探索從16到21世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描繪和想像這個島嶼國度。每章均由臺史博館員與相關領域學者共同研究與書寫,並附大量珍貴文物及歷史圖片。除了介紹地圖的來龍去脈,作者們也透過歷史學與科學檢測等方式,針對每張地圖的時代、人物或圖像細節,進行深入分析。是一本好看、好讀、好珍藏的臺灣史。

文章節錄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

消失在地圖中的日本探險隊  文/蘇峯楠

  有許多地圖在描繪眞實「存在」的空間;但有些地圖,卻在描繪「消失」這回事。

  十九世紀末,有一幅地圖畫出臺灣中部山區的地形地貌,對於位處平地的閱圖者來說,原本未知的空間,因此得以慢慢浮現在眼前。然而,那幅圖卻是在記錄一場失蹤事件,在講某些消失在地圖與空間裡的事物。

  這般既浮現又消失的圖景,與日本剛開始統治臺灣不久的局勢有關。

深堀大尉探險隊失蹤事件

  一八九六年底,臺灣總督府為了評估架設東、西向橫貫鐵道的可行性,派出五支探險隊進行實地勘查工作。其中一隊由軍務局陸軍步兵大尉深堀安一郎、民政局技師林學士原音吉等十四人組成,要勘查從埔里橫越中央山脈前往花蓮的路線。

  一八九七年一月十八日,隊伍從埔里出發,往東循著眉溪進入山區。到了行程第十二天,隊員們已經在當地部落族人協助下,抵達太魯閣族人的領域,位置大約在今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靜觀一帶。

  然而,在之後往合歡山方向繼續行進的路程中,探險隊卻音訊全無。總督府為了確認隊員下落,三月起就陸續派遣小隊前往搜索,卻只找到一些零星衣物。雖然仍無法明確掌握隊員們的最後行蹤,但他們判斷隊員應是遭原住民襲擊,全員覆沒。

  這次事件,影響了總督府面對賽德克族人的態度。隔年初,總督府決定封鎖山區,導致族人對外交易中斷,無法取得鹽、火藥、槍枝等重要日常用品,埋下族人與總督府在日後陸續發生人止關之戰、姊妹原事件等衝突及壓迫的種子。

  另一方面,在統治者的論述裡,這次事件被定位為隊員的悲壯殉職,一些宣傳與紀念手段也衍生而出,像是建立紀念碑,或者用深堀之名為地方命名。至今,能高山旁仍有名為「深堀山」的山岳,而南投縣仁愛鄉平靜部落也有一處名為「深堀瀧」的地名,都與這次事件有關。

探險隊的足跡

  時間來到事件發生半年後的八月,軍務局局長立見尙文等人發起募款行動,要為殉職隊員的家屬籌措慰問金。當時特別印製了一本小冊子,裡頭簡單描述事件經過,並附有一幅〈生蕃探險踏測圖〉的簡略地圖。

  這幅圖描繪埔里社到合歡山之間的地形、河流、地名等資訊,還有一條紅色虛線,代表探險隊從出發到失蹤期間,大約半個多月的行進路線。

  這條線從埔里社畫起,往東沿著眉溪河道,經過觀音石、人止關等地,進入霧大社(賽德克族德克達雅群〔Tgdaya〕)的領域。接著,再上山越過ホーゴー(荷戈社〔Gungu〕)後,轉往隔鄰另一條霧社溪河道,進入タウサー大社(賽德克族道澤群〔Toda〕)領域。然後又再往北走,進入トロク大社(太魯閣族),並用紅字寫著「28着、29発」等字,指的是抵達與出發的日期。

  這段虛線還繼續往東畫到合歡山下,最後在該處中斷。除了一個紅點之外,沒有任何註記,表示探險隊失蹤的位置。

在浮現與消失之間

  早在一八九五年乙未之役的戰場上,日軍陸地測量部臨時測圖部就已隨軍進行實地測繪,並製作出大比例尺的五萬分一地形圖,成為臺灣史上首次大規模實地測繪的成果;一八九七年,又再製作出《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此外,臺灣總督府製圖部也在一八九六年製作一套《臺灣輯製二十萬分一圖》。這些地形圖一幅接著一幅現身,與新政府亟需取得準確且完整地圖情報,因應統治需求有關。但由於山區還無法接近,這些地圖的山區部分依然描繪得不太淸楚。

  這幅在一八九七年製作的〈生蕃探險踏測圖〉,跟同一時期的其它實地測繪圖就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它對埔里以東的山區地形與道路描繪得相對淸楚。由於深堀探險隊裡也有製圖人員,推測這幅地圖的底圖,若不是探險隊為了執行任務所持有的資料,那可能就是探險隊初次勘查之後陸續傳回來的情報。

  這些地圖的製作,讓臺灣山區的景象慢慢浮現出來,成為新政府遂行統治的起點。然而,探險隊在地圖上的「消失」,則是在地原住民面對侵入者時,幽微卻堅決的回應。

1897年,陸地測量部《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埔里東邊局部。相較於〈生蕃探險踏測圖〉,此圖中仍存在很多不確定的虛線與問號。(館藏號2002.012.0001.0002、0003、0008、0009)(聯經出版提供)
1897年,陸地測量部《臺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埔里東邊局部。相較於〈生蕃探險踏測圖〉,此圖中仍存在很多不確定的虛線與問號。(館藏號2002.012.0001.0002、0003、0008、0009)(聯經出版提供)
日治時期的合歡瀑布影像,今址在南投縣仁愛鄉。圖說提到,深堀探險隊失蹤事件相傳就發生在此處附近。(館藏號2001.008.0081.0106)(聯經出版提供)
日治時期的合歡瀑布影像,今址在南投縣仁愛鄉。圖說提到,深堀探險隊失蹤事件相傳就發生在此處附近。(館藏號2001.008.0081.0106)(聯經出版提供)

延伸閱讀

鄭安睎,〈日治時期臺灣的山地探險與測量〉,收於郭俊麟主編,《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導讀指引》。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二〇一六,頁七九-一〇九。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