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打破圍牆 開創新建築疆界

建築造牆隔開環境和自然,也隔開了其他東西,有人想要打破它
2018/6/9
文:鄭景雯/攝影:鄭景雯、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RMA(提供)

名列世界知名藝術節慶之一的威尼斯雙年展,每兩年舉辦一次,以一年藝術展、一年建築展作為輪替,今年輪到建築展,自5月26日起在綠園城堡、軍火庫展區展出。Yvonne Farrell和Shelley McNamara擔任本屆策展人,以自由空間(Freespace)為命題,希望建築被想像為一種邀請與機會,呈現出慷慨、人性、公民體驗的建築精神。

早年建築展多半以展出建築模型、照片、圖片為主,比較難以拉近參觀者距離,建築展參觀人數往往比藝術展來得少,多半以建築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為主。但隨著新媒材、新媒體的出現,建築師逐漸以不同的展覽方式呈現個人風格,卯盡全力呈現建築創意。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攝影)

十多年前的建築趨勢多半呈現建築的獨特外型、特殊結構,強調建築師個人風格或前衛思想,近年趨勢回歸建築與環境和人之間的關係,這樣的趨勢,多少可從每年普立茲克(Pritzker)建築獎得主的風格看出一二。

2017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就頒給了西班牙建築事務所RCR Arquitectes三位建築師拉斐爾•阿蘭達、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爾塔(Rafael Aranda, Carme Pigem and Ramon Vilalta ),他們長達30年只在加泰隆尼亞區的小鎮蹲點,表現出對地域及其文化的執著尊重,創造出與環境對話的空間。

建築的牆,是保護了人類生活還是隔開了環境?參展的台灣建築師、藝術家們,因為台灣不被認為是國家,進不了國家館,就真的被隔在牆外嗎?建築和國際政治永遠有牆,在威尼斯,牆內牆外和打破圍牆的概念,不斷衝擊著參觀者的思考。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高科技撼動不了的階級之牆

城市是什麼?至少在印度建築師拉胡・馬哈塔(Rahul Mehrotra)眼中,它不只是石塊和水泥堆成的東西,而更像是個有著五臟六腑、血液、骨架與細胞的巨大身體,不斷地吸吐容納著時間與空間。有些地方很有活力,但也有些器官病了。

印度建築師拉胡・馬哈塔(Rahul Mehrotra)(RM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印度中南部第四大城海德拉巴(Hyderabad),是印度較早發展通訊技術的地區,完善的基礎建設,使它成為軟體、生物技術發展基地,許多印度和外商公司都在這裡設有總部或研究中心,全印度知名的海德拉巴科技城(HITEC City)也設立於此,集結不少優秀科技人才。

諷刺的是,海德拉巴的城市經濟力愈活躍,貧窮人口就越多。貧民在這座高科技城人口中佔了23%,全印度排名第二,僅次於孟買,他們蜷縮在高聳閃亮的玻璃帷幕大樓陰影之下,擠身在潮濕、發霉的貧民窟角落。衛生條件差、三餐無法溫飽、沒水沒電是生活的日常,在快速發展的表層下,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

這幾乎已不是秘密:在以種姓制度畫分階級的印度,有錢人與窮人之間的斷層,宛如馬里亞納海溝一般深,難以跨越,難以彌平。

不過有個人拒絕妥協。樹立在海德拉巴某處的一棟科技辦公大樓KMC Corporate Office,建築師馬哈塔野心勃勃的企圖透過設計手段,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弭這道階級界線。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用建築打破階級的雄心

馬哈塔今年受邀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場館展出作品,他的設計不但將建築融入環境,也創造出打破社會階層的可能性,還得到今年大會主題展特別獎,也彰顯這幾年,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建築與在地連結的重要性。

馬哈塔身為RMA建築事務所創辦人,他帶著RMA已完成的三項建築作品,說明他理想中的Freespace,其中KMC Corporate Office主要為工程師所使用的辦公大樓,馬哈塔認為,「工程師給人的感覺很硬」,因此他在大樓的最外層,多設計了一道有五、六層樓高的植物綠牆,上面還有灑水系統,不僅讓建築物降溫,一年也節省了30%至40%的空調用電量。

「不過,我的設計最終目的並不是要達到節能,」今年59歲、留著滿臉白色落腮鬍的馬哈塔慈祥地講述設計概念,他刻意在綠牆與辦公室的中間設計一道走廊,讓園丁每天在此工作,「當公司最底層的人在這修剪枝葉,不但可以跟工程師互動,也讓社會高位階的人,與社會底層的人可以看到彼此。」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儘管印度的階級制度難以撼動,但馬哈塔卻創造一個空間,不但讓風可藉由植物穿透到辦公大樓,而人也在這樣的空間裡產生交流,這被馬哈塔稱為是一種「Soft」的柔軟流動,他興奮地說,「後來,有些工程師會在下班時,從綠牆摘一朵花回家送給老婆,也有人為孩子捕捉蝴蝶,甚至還有工程師建議園丁種一些瓜類可以帶回家煮,我聽到都很感動,這會給照顧綠牆的人一些榮耀與尊重。」

馬哈塔的另一項建築,蓋在印度西北邊城市齋浦爾(Jaipur)沙漠區的大象村(Hathigaon),這是為馴象人(Mahouts)所蓋的社會住宅,由於馴象人在印度位階很低,但卻又是世代承襲的工作,馴象人一整個家族都以養大象為職業,大象既是馴象人的生財工具,同時也是他們一輩子的家人。

不過馴象人的薪資低,往往又必須逐水而居,在都市裡時常以帳篷為家,遭到都市人驅趕,印度政府於是找了馬哈塔在齋浦爾為馴象人蓋社會住宅,他把原先被砂石業者開發過度的地帶,改造成能容納2000萬升水量的蓄水池,讓馴象人在此為大象沐浴,增添彼此的親密關係。

(RMA提供)
(RMA提供)
(RMA提供)

另外也在住宅裡設置大象的獨立空間,區隔人與的生活範圍,更把住宅留了一塊中庭,作為公共使用,有時孩子會在中庭玩耍,如此能感覺到水的穿透、風的穿透,「這樣人也可以穿透,而階級也能穿透,」馬哈塔笑著說。

對馬哈塔而言,建築不是蓋一座高牆隔離你我,他反而是打破那道界線,透過建築空間創造階級流動,無論是身處哪一個社會階層,都能舒服自在地游走,「這樣可賦權(empower)於民,讓社會最底層的人,也能享有居住的自由權利,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也可以很富有。」

破除有形和無形的牆

這樣打破建築高牆的設計不只馬哈塔,在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不少國家館也有這樣的案例,更多的是在反思,打破建築疆界後的世界外,又是什麼樣貌?

【英國館】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獲得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榮譽獎的英國館,以「島」(Island)為主題,在英國館外以鋁製鷹架,搭建出通往建築體上方的平台,正當以為攀爬上至兩三層樓的高臺,會有著令人驚豔的建築展示,然而迎面而來的卻是空無一物的木板地面,唯一的風景是從制高點鳥瞰英國館的屋頂以及遠眺威尼斯海景。

英國館藉此反映英國脫歐後,對於當今社會的不確定因素,無論是處在被歐洲的孤立、社會的重建、面對氣候變化的處置等,當今的英國,都需要一個喘息的空間,甚至也提醒著大夥這座浪漫的小島,終有一天它將沉沒海底,但在這之前,每年光是3000萬名遊客到訪,就快把這個倒給淹沒,它似乎也需要take a break。

【德國館】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La Biennale di Venezia提供)

德國館以「拆毀的牆」(Unbuilding Walls)為主題,展場以黑色作為主視覺,講述德國曾因一道長達長167.8公里的柏林圍牆,將德國分裂為東、西德,1990年柏林圍牆拆除,兩德統一,然而德國館藉由歷史經驗提醒大眾:「建築一道圍牆非常容易」,但從兩德統一28年後來看,東、西德仍然面臨的經濟、社會地位上的不平等。

在德國打破高牆多年後,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在2017年10月,於美國聖地牙哥市的美墨邊界段,樹立起八面高約9.1公尺的邊界高牆,德國館的展示,也提醒觀者必須重歷史反思現況。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