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陳達唱出生命底層的聲音 喚起台灣文化自覺

1976年,陳達受邀到台北與當時唱民歌的大學生一起在「稻草人」餐廳唱歌,陳達來自土地的歌聲,啟發當時知識分子強烈的文化自覺,也是台灣70年代尋找「自己的歌」的重要象徵。
2023/9/11
文:趙靜瑜/圖片提供:洪建全基金會、中央社檔案照片

「思想起,四百年前祖先因就知,台灣是一個好所在,哎唷喂;……大家堅心對這來,哎唷喂,開墾家園傳下代,哎唷喂。……思想起,祖先堅心來到台灣,也無鋤頭可掘田,哎唷喂;……雙手挖土飼子來大漢,哎唷喂,為欲建造美麗夢,哎唷喂。」
────陳達

2023年4月,雲門舞集重跳了問世45周年的經典舞劇「薪傳」,「薪傳」是雲門創辦人也是前藝術總監林懷民31歲的作品,是一顆獨一無二的時空膠囊,封存了台灣半世紀的生活光譜。從舞者到溪畔搬石,舞出農人插秧,體驗勞動;從舞者身上看到京劇身段、民族舞蹈動作與節慶場景,在舞作中直面觀眾,絲絲滲透。

而舞作中還有另一個主角,只存在於影像與音樂裡,抱著月琴,把人在囧途,喜怒哀樂全都「唸」進歌謠裡;他蒼涼寂寞的歌聲宛如底片,記錄著別的村莊裡別的人發生的事,透過人生暗房洗出來的,是自己一生高高低低,充滿碎石帶著斑斑血跡的相片刻痕。

樸素月琴琴音與樸素的歌聲,民間藝人陳達演奏情景。圖片拍攝於1976年12月30日。(圖片提供:中央社檔案照片)

他是陳達。

在「阿達與阿發父子的悲慘故事」中,陳達以恆春調思想起為主調,唱出阿達早年喪妻,兒子沒有母親照顧;自己無能,工作到頭一無所有,連一點家產都沒留給兒子。細細瑣瑣,娓娓道來,聽了讓人眉頭與心頭都會一緊。

農業社會裡,民謠連繫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流動,當時的走唱歌手,從生到死,無不入歌;民謠的即興性、生活化、集體性等特色,使得民謠很容易在民間流傳,流浪藝人們抓住曲調的主旋律,沒有小抄,沒有提示,唱出了各種情感,陳達正是代表人物。

陳達1977年灌錄的《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版本封面。(圖片提供:洪建全基金會)

從未受過教育 自學月琴唱出押韻悲歌

陳達1906年出生,排行老么,從未受過教育,不識字不識樂譜,但因哥哥們在村子裡演唱,陳達耳濡目染,借哥哥月琴無師自通。陳達打過各種零工,水泥工、打石工等等,20歲起開始受邀自編自唱,據說陳達曾因看醫生付不出醫藥費,改以彈唱「思想起」抵費,傳為地方美談。戰後陳達在酒家唱歌,客人給他一個主題,他就可以隨意唱出押韻的悲歌,唱完之後全部忘光光。

陳達一生無家產無錢財,卻在一個急遽變遷及快速西化的年代裡,以響亮的月琴及滄桑的歌聲,啟發了那個世代的人們。(圖片提供:洪建全基金會)

歌聲如母土 緊緊牽繫台灣人

陳達持續走唱人生,貧病交迫,一直到1967年61歲那年,被從事民歌採集運動的音樂系教授史惟亮、許常惠發掘,譽為「民間音樂靈魂」。當時台灣一方面動盪不安,包括1970年保釣運動、1971退出聯合國等等;但另一方面台灣從農業進入工業,加上十大建設等國家動能挹注,台灣有了加工出口區,家家戶戶「家庭即工廠」,台灣上下對自己的將來有了憧憬,自己的根就在台灣。

但,那個「自己」究竟是甚麼?

1976年,陳達受邀到台北與當時唱民歌的大學生一起在「稻草人」餐廳唱歌,陳達來自土地的歌聲,啟發當時知識分子強烈的文化自覺,也是台灣70年代尋找「自己的歌」的重要象徵。根據徐麗紗、林良哲創作的「恆春半島絕響:遊唱詩人──陳達生命之旅」書中所寫,陳達沒有家產,沒有錢財,卻在一個急遽變遷及快速西化的年代裡,以響亮的月琴及滄桑的歌聲,啟發了那個世代的人們。之後啟發李雙澤喊出「我們要一起努力做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寫出了胡德夫的「美麗島」;之後有了民歌運動,到流行音樂,蔚然成蔭,百花齊放。

民謠詩人陳達受邀北上演奏,傳遞了台灣母土般的歌聲。(圖片提供:中央社檔案照片)

貧病一生為世人留下民謠瑰寶

根據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1977年出版的《國際視聽》的「陳達123」文章所敘述,陳達「精神上一直受到一些與鄉人不快交往下的壓迫」,會一直聽見爭執的聲音,「那些聲音有些是向他(陳達)要錢的,有是威脅他的,有些是訴訟他的,凡此等等,困擾他很厲害。」1979年陳達被醫生診斷為精神分裂症,1981年他決定回到恆春故鄉,結果過馬路時被一輛超速遊覽車撞到,送醫途中宣告不治。

陳達一生,幾乎在貧苦中度過,但是他所留下的恆春調傳唱歌謠,是當代研究台灣本土歌謠變遷沿革最珍貴的寶藏。如今斯人已然遠去,這樣的人間歌聲,依舊在某個角落,靜靜傳唱。

主題照:1977年洪建全基金會出版唱片「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歌聲連結土地,衝擊當時音樂人;洪建全基金會2022年重新復刻發行,並在數位串流平台上架。圖為陳達2022年復刻專輯封面 (圖片提供:洪建全基金會)。
172.3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