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最後一場奧運賽事打完會不會落淚?」李洋在出發去巴黎奧運前這樣跟我說。沒想到,他和搭檔王齊麟就這樣在滿場「台灣」加油聲中一路笑到最後,成為本屆代表隊最大「金」奇。
去年開始計算奧運積分週期時,李洋和王齊麟就相繼受傷,甚至到最後一刻才確定取得奧運資格。也因此,這一對拿下東京奧運金牌的「麟洋配」,始終沒被看好能再度摘金,尤其是在競爭最激烈的羽球男雙。
男雙在國際賽場競爭有多激烈?根據國際羽球總會(BWF)的統計,男單、女單、男雙、女雙、混雙共5組當中,只有男雙換過最多的16次世界第1。
即便強如印尼男雙組合蘇卡穆約(Kevin Sanjaya Sukamuljo)與吉地安(Marcus Fernaldi Gideon)稱霸世界第1多達227週,但他們從未拿過奧運金牌。
從分組賽全勝晉級,到8強、4強過關斬將,「麟洋配」不止讓台灣民眾再度陷入狂熱,也用球技和個性征服現場的外國球迷,每回出賽時,總會自發性的主動跟著喊「Taiwan」。
王齊麟笑著告訴我,「如果不說,我會以為這是在台灣舉辦的比賽,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賽,有這麼多人高喊台灣的加油聲。」
根據奧會模式,台灣在參加國際賽事,始終只能用中華奧會會旗和會徽,金牌戰正好是台灣對上中國,我在入場前就看到許多手持加油看板和會旗的台灣球迷,與身披中國五星旗的中國球迷擦身而過,雙方各為其主,只不過入場嚴格的安檢,還是讓許多試圖闖關的「台灣」看板被攔下。
就算只能揮舞中華奧會的會旗,但金牌戰現場的台灣球迷和中國球迷壁壘分明,雙方場上不時互喊「Taiwan」、「中國」的加油聲,幾乎淹沒整個球場,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很多外國球迷一起幫腔。
一名場邊的外國志工,在戰況膠著的第3局「麟洋配」得分時,都會激動的大叫、鼓掌,我也忍不住轉頭對他比了讚。
頓時間,場邊互尬加油的情況以及場上的戰況,就好像台灣目前在國際上的挑戰,就算有外國球迷的幫忙,還是得想辦法靠著自己突破困境。
比賽中我身邊的中國記者,每當得分時,總在媒體座位席上又吼又叫,似乎忘記自己是媒體身分來工作的,第2局打完雙方戰成1比1平手,我強忍著情緒繼續寫稿,只聽到對方一直唸著「要拿金牌了。」
比賽結束,我關上電腦,冷靜的看著這名中國記者、然後驕傲的鼓掌,但還是很有禮貌的跟他說:「這是場好比賽對吧。」
進到混合採訪區,等待著李洋、王齊麟的到來,過去幾天一直很幫忙的場地主管,主動跑來跟我說:「這真的是一場很棒的決賽。」
是吧,體育賽事總是最能激勵人心。
賽後的頒獎典禮,冉冉升起中華奧會的會旗、播放著國旗歌,儘管這不是台灣的國旗、國歌,但靠著這場撼動人心的金牌戰,靠著永不放棄的李洋、王齊麟,我們再度把台灣推向世界最高的運動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