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台灣嘻哈發展放在近代史脈絡和全球地圖上來觀察,會有很不一樣的發現和感觸
走過2019,隨著上一代的前輩們正式放手,台灣的下一個舞壇中堅世代,真的「成年」了
學到的伊斯蘭是理性的,現實卻有所不同,於是她用詼諧筆調反省被錯誤詮釋的教義,並提出有力批判
來自地獄的聲音,是天未亮前來自獄卒的喚名聲。鐵門「咿-呀」推開的聲音,清楚分明。40個牢房的偌大空間鴉雀無聲
他說從未想過台語會消失,也不認為自己能作些什麼,但其實他已經走在路上很久很久
籌錢催生台語節目,堅守語文一致的台文字幕,母語不是工具,而是呂東熹無法割捨的家人
「我不是做表演,我是在做文化傳承、做劇本的保存。」
讓台語廣泛被讀寫是終極理想,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多查辭典,學習用正確的字寫想說的話
對韓國一向有著複雜情感糾結的台灣人,在接受流行文化之後,或許也能逐漸理解欣賞韓國文學;所需要的,只是時間
有著像李龜鎔這樣有傻勁的版權代理人,再加上韓國政府的週延佈局,韓國文學逐漸登上全球舞台
韓國暢銷小說家丁柚井、張康明,為我們剖析韓國當代文學發展與趨勢
見證社會氛圍對台語的歧視,楊大正說:「有一天有能力寫出美麗的台語作品時,我希望可以為這個語言平反。」
他們分享親情與自身,卻不浮誇家族陰暗面。碰巧兩人名字有著火與光,在暗雨慘慘的冬夜,書因存入回憶而有了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