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國潛艦先進但擴增受限 中國潛艦打擊力大增
(中央社台北9日電)美媒報導,中國潛艦力量近年來迅速崛起,核動力及傳統動力潛艦的隱蔽性與打擊能力都有大幅提升,在太平洋地區引發新的水下軍備競賽。相形之下,美國潛艦雖仍在技術上占優勢,如今卻被製造瓶頸與維修積壓所限。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憑藉著新技術,以及一支正在追趕美國及其盟友規模及性能的海軍艦隊,即將成為世界潛艦強國。同時,中國軍方已將活動範圍向太平洋發展,且在南海與對手對峙,並在台灣周圍演練封鎖及入侵。一旦台海發生衝突,潛艦發揮的作用可能比二戰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報導分析,一旦中國攻打台灣,中共海軍可能會使用傳統動力潛艦保衛其沿海。而速度更快、續航能力更強的新型核潛艦,則可能試圖阻止美軍馳援台灣。
這時,若美國出面干預,美國海軍可能會動用潛艦摧毀中國水面艦船,並獵殺中國潛艦,也可能試圖將中國艦船困在台海以阻止包圍台灣。而美國潛艦還可能對中國陸地目標發動飛彈攻擊,並封鎖南向航運通道切斷中國的補給線。
報導認為,中國這一態勢,正促使美國及其盟友擴充自己的水下艦隊,美國已將其全球約60%的潛艦力量部署在印太地區。如果亞洲發生海戰,可能會使眾多國家的潛艦加入,日本、韓國、新加坡、澳洲甚至法國、英國,都可能被捲入一個對抗中國的戰時同盟。
報導提到,以往多年,中國專注於建造一支柴電潛艦艦隊,足以在西太平洋執行近海巡邏。至於其第1艘核動力潛艦於1974年服役,噪音大且速度慢,它最大的威脅是讓官兵暴露在輻射下。但半個世紀後已經改變,中國的核潛艦研發取得長足進步,速度、航程、續航力都有上升,使中國海軍的活動範圍更廣。
前美國國防部海軍系統工程師、海軍預備役退役上校卡爾森(Christopher Carlson)表示,中國正在研發的095型潛艦,將配備可容納巡曳飛彈的垂直發射管,且將是一款非常靜音的潛艦,「這將使情況變得非常複雜」。
此外,日前的中國九三閱兵,展示了新型水下無人潛航器,其中包括一款可作為潛艦使用的潛航器,以及一款可能是自主魚雷的潛航器。不過,中國一款可能結合核動力和傳統動力的較小型攻擊潛艦,研發工作似已放緩,因為原型艦2024年在一所造船廠內沉沒。
報導指出,整體而言,美國在潛艦技術上仍領先於中國,美國潛艦仍然更靜音、更先進,且整個核動力潛艦艦隊仍在進行更多升級工作,像是提升隱身性能及有效荷載能力,將更具殺傷力。
美國太平洋艦艦潛艇部隊指揮官兼發言人摩爾(Rick Moore)表示,美國正在對水下作戰能力進行「歷史性投資」,且正將AI技術與潛艦和無人平台相整合。
但報導直指,美國及其盟友要想跟上中國的步伐,顯得困難重重,特別是美國在建造新潛艦方面舉步維艱。相形之下,中國在建造潛艦上擁有產業優勢,因其造船產能居全球首位,且中國並未放棄傳統動力潛艦,仍在大力發展,試圖以量取勝。
報導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已將造船作為國家優先事項之一,但有限的產能令人擔憂。美國首艘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潛艦要到2029年才能交付,比原計劃延後約2年。美國還計劃建造一類新的超先進攻擊型潛艦,目前代號為SSN(X),但要到2040年代初期才能開始建造。
根據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報告,2023財政年度有16艘美國攻擊型潛艇在維修廠或閒置,這意味著美國攻擊型潛艇艦隊中,只有2/3處於戰備狀態。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統計,美國目前每年僅能建造1.2艘攻擊型潛艦。若要擴充部隊規模,並根據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合作計畫向澳洲出售潛艇,每年則需要建造2.33艘,這將使美國及其盟友更難制衡中國。(編輯:邱國強/楊昇儒)11409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