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敢於批評中國 法新社前總編董尼德:深愛中國卻失望

2025/9/25 13:33(9/25 15: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長期研究中國的法新社前總編輯董尼德在其著作「幻象帝國」(Pierre Antoine Donnet)中說,中國「和平而強大」的假象已破滅,中國大外宣機器失靈,西方和亞洲終於覺醒。圖為9月12日董尼德在台灣的新書講座。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攝  114年9月25日
長期研究中國的法新社前總編輯董尼德在其著作「幻象帝國」(Pierre Antoine Donnet)中說,中國「和平而強大」的假象已破滅,中國大外宣機器失靈,西方和亞洲終於覺醒。圖為9月12日董尼德在台灣的新書講座。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攝 114年9月2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25日電)法新社前總編輯董尼德新書「幻象帝國」揭示中共向世界營造的假象破滅。董尼德在書中說,他不是反華分子,這標籤是中共經常用來抹黑像他一樣敢於批評中國的外國人;事實上他深愛中國,卻對其發展感到失望,甚至心碎。

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於1984年8月至1989年2月擔任法新社駐北京記者,之後曾派駐東京、華沙、紐約等地。他的著作「幻象帝國:天朝中國的自我神話與天下敍事」(Chine L'Empire Des Illusions)最近在台灣出版。他在書中說,即使多年來走遍世界許多地方,但他始終未曾將目光從中國移開,因為他深知中國的命運與全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

董尼德對中國的愛,在年輕時已開始。他被這個幅員廣闊的國家深深吸引,對其文學及文化著迷,並在法國取得中文學位。

董尼德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時表示,他擔任法新社駐北京記者期間,正值文化大革命結束了幾年,中國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的轉折點,吹來一股新的自由之風。

他用中文跟很多不同的中國人交流,中國人也很樂意分享其感受,「經過文革的可怕經歷,他們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當時中國政府給予人民很多承諾,有很多口號,老百姓很努力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

「那數年是我記者生涯中最美好的時光,因為我可以經歷中國這些轉變。坦白說,對我來說是一個奇妙的時光」,董尼德說,也因為這樣,他對今天中國的年輕人有很強烈的同情心。他在書中的說,「我從未對中國人懷有絲毫敵意,我也絕不會把中國人民與當前的共產黨政權混為一談。只是前者往往淪為後者的勒索對象。」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到中國工作前,董尼德於1979年至1980年曾在台灣生活,他住一個台灣家庭中,希望學習中文。當時正值戒嚴時期,他看到很多口號如「解放大陸」,也看到很多壓迫台灣人身分認同的手段,他身邊的人都不太願意跟他談論政治,尤其他是一名外國人。

董尼德說,他離開台灣後,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台灣的歷史,如何演變成為亞洲民主堡壘。(編輯:張淑伶)1140925

法新社前總編輯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在其著作「幻象帝國」中說,他不是反華分子,這標籤是中共經常用來抹黑像他一樣敢於批評中國的外國人;事實上他深愛中國,卻對其發展感到失望。圖為9月12日董尼德在台灣的新書講座。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攝 114年9月25日
法新社前總編輯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在其著作「幻象帝國」中說,他不是反華分子,這標籤是中共經常用來抹黑像他一樣敢於批評中國的外國人;事實上他深愛中國,卻對其發展感到失望。圖為9月12日董尼德在台灣的新書講座。中央社記者陳鎧妤台北攝 114年9月2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