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連日發文 分析指為中共四中全會統一思想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7日電)據報導,中共在20屆四中全國即將召開之前,近日持續透過人民日報發文,目的是為四中全國「統一思想」,引導各界認清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並提出宏觀戰略。
星島日報今天報導中指出,從9月30日起,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在要聞版「習近平經濟思想指引下的中國經濟專論」欄目,連續7天刊登署名「鍾才文」的評論,有的篇目還發表在頭版,可見其重要性,而「鍾才文」是「中央財經委員會文章」的諧音縮寫。
報導表示,當前大陸經濟前景喜憂參半,喜的是中美關係持續回暖,關稅戰的影響暫未如想像般大;憂的是上半年保持較快增長,但第3季顯露疲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6個月處於收縮。
報據指出,中共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將於本月20至23日召開,議程之一是研究制訂第15個「五年規劃」(2026至2030年),聯合早報曾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說,當前中國內外對經濟發展看法不一,部分聲音可能被視為不利於四中全會召開氛圍。
據報導,就在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意見不一之際,人民日報9月30日的首篇「鍾才文」評論,強調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強大韌性和活力,GDP今年預計可達人民幣140兆元(約新台幣600億元);10月1日的另一篇評論,總結了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6大要素,包括「堅持黨的領導」、「理論體系與時俱進」等。
10月2日的評論強調不能因為部分經營主體感受不好就否定整體經濟形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10月3日的評論駁斥中國投資和發展已過了黃金階段的觀點,稱中國的科創、消費等領域蘊含重大機遇。
接著,10月4日刊登的第5篇評論,重申中國宏觀政策相較於一些西方國家更加確定和可靠;10月5日的評論強調中國高度重視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昨日出現的第7篇評論,聚焦國際經貿,強調中國始終站在歷史正確一邊,踐行多邊主義,為世界提供巨大機遇,而絕非「衝擊」。
報導表示,人民日報此時連續發表相關評論,相信旨在統一思想,引導各界認清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並提出宏觀戰略。
報導同時引述分析人士說,官方連續發文穩定國內外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期,同時重申反對單邊主義、支持經濟全球化的立場,也有向美方釋放訊息的意味,「有強勁的經濟支撐,方有討價還價的底氣」。(編輯:張淑伶)11410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