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百場馬拉松喊停 專家:官方要求規範賽事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7日電)中國近期超過百場地方性馬拉松賽事臨時宣布取消或延期舉辦,逾10萬人無法參加原定賽事。有專家表示,主要源於官方要求規範賽事管理;也有媒體表示是因財政吃緊導致補貼減少,中小賽事招商困難。
每年10至12月是中國大陸舉辦馬拉松的高峰期,但據中國新聞週刊、封面新聞等陸媒報導,近兩週有不少馬拉松賽事宣布完全取消、部分取消或延期舉辦。其中,賽事遭變動且原訂於18、19日舉行的賽事超過20場。
據中國新聞週刊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16日,已有103場比賽發布變動通知,66場宣布完全取消,37場宣布部分取消或延期舉辦。其中,四川、江蘇、陝西等省份變動的賽事數量最多。
報導提到,各地舉辦賽事的官方單位取消原因表述趨於一致,多為「因賽事計劃調整取消」、「賽事整體安排優化調整」等原因,未有進一步的解釋。但也有賽事營運方告訴陸媒,變動賽事是與當地連日下雨有關。
一名接近中國田徑協會的專家表示,大量賽事變更的原因是源自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要求,以規範賽事管理,更好地減量提效。他推測,各地是重新評估自身計劃的整體情況、安全風險後,作出賽事變動的決定,預計接下來會有類似「馬拉松新規」的文件頒布。
也有業內認為,近期馬拉松賽事的集中取消是行業降溫的訊號。
封面新聞報導說,財政收緊導致補貼減少、中小賽事招商困難,加上此前安全事件引發的監管收緊,成為賽事密集取消的重要原因,行業正從「求量」向「求質」理性回歸。
南方都市報刊登的評論則提到,賽事突然取消是因為政策收緊,中國田徑協會在今年7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馬拉松賽事組織工作的通知」,對馬拉松賽事提出更嚴格要求。
光明網發表評論指出,近期多場馬拉松賽取消有幾項特點,包括宣佈取消時間臨近賽事舉辦時間,多為緊急叫停;宣佈取消的多數賽事舉辦地為縣級城市;取消短距離的歡樂跑項目,讓馬拉松賽事更聚焦於全程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
評論表示,馬拉松賽事不僅能帶動運動裝備等直接消費,也能帶動交通、住宿、餐飲等間接消費,許多小城市期待透過舉辦馬拉松賽事,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但馬拉松運動的危險程度不算低,安排馬拉松賽事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非小數目,縣級城市並不都有能力承辦一場合格的馬拉松比賽。(編輯:楊昇儒)1141017
- 中國超百場馬拉松喊停 專家:官方要求規範賽事2025/10/17 20:21
- 2025/10/15 13:47
- 2025/10/13 08: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