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五五規劃 學者:促兩岸和平交流是未來方向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20日電)中共20屆四中全會今天起召開,將審議「十五五」規劃(2026至2030年)。中國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學者賈若祥今天表示,推進統一、促進兩岸繁榮和平交往交流是未來發展方向。
中共20屆四中全會今天起召開,為讓外界更全面了解全會內容,中國「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舉辦系列新聞茶座,邀請專家學者與會分享。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賈若祥今天到場發表演說。
有台灣媒體提問,自「十二五」規劃起,即以專章形式闡述對兩岸的相關工作,到「十四五」規劃,大陸對兩岸方面的描述越具體,關於「十五五」規劃中,兩岸內容的方向為何。
賈若祥表示,目前不了解「十五五」規劃的相關內容,但就個人理解,推進統一,促進兩岸繁榮和平交往交流是發展方向,兩岸圍繞這方面相向而行、做出更多貢獻是未來方向。
另一家台灣媒體提問,大陸在「十五五」規劃如何應對國際經濟摩擦、如中美關稅戰、科技封鎖等。賈若祥對此表示,目前中國從自由流動的基礎上,不斷推動制度性開放,拓展開放領域,如成立自由貿易實驗區、完善各類開放平台等。儘管國家間有貿易摩擦,但投資和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能使消費者以較低價格取得更好產品,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
針對房地產調控、地方債務、企業負債壓力是否為「十五五」規劃的主要挑戰之一,賈若祥並未正面回應,僅稱國家在編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明確要求要充分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重大風險防範,包括針對房地產、金融領域、自然災害、疫情等影響的風險,在編制規劃時要對此進行預判和研判。
賈若祥在發表演說時表示,統籌發展和安全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重點,安全現在被提升至較重要地位,相當於硬幣的兩面,「沒有發展的安全,是不可持續的;沒有安全的發展,發展也是很脆弱」。
有媒體提問,在「十五五」規劃方面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應圍繞哪些方面推進。賈若祥表示,這是中國推進高質量發展時重要且亟需解決的問題,現在中國大學畢業生接近1400多萬人,新增就業量大,中國產業變革也處於關鍵期,就業供給和產業需求產生階段性錯位,穩就業的任務非常重要。(編輯:呂佳蓉)11410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