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年底選舉 學者:預示「國家隊」主導

(中央社台北20日電)將於今年12月舉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由近日現任議員「棄選潮」揭開序幕,傳有意參選者包括多名港區人大代表、中資機構代表,甚至沒有從政經驗的奧運金牌得主。學者表示,目前盛傳有意參選者主要是「官二代」、「政二代」或「國家培育」的新人,可以預示未來立法會由「國家隊」主導。
自從香港政壇傳出北京希望立法會年輕化後,9月底開始多名年逾70歲的議員相繼宣布不再參選。不過,宣布不再參選的議員中也有30多歲至40多歲的。其中36歲的張欣宇被視為相對較敢言,他曾為「反修例」運動後無法申領回鄉證的數百名香港青年,成功申請回鄉證。
香港信報專欄曾指出,放棄競逐連任者包括年事已高、議會表現平平、「過分敢言」者,及選委界別中政黨人士。
迄今已有17名現任議員宣布不再參選。12名年逾70的現任議員中,有10人已宣布不再參選。港媒近日報導,最終會有約30名現任議員退下火線,外界關注哪些新血會參選。
綜合星島日報及香港01等港媒報導,新一屆立法會的政黨彩色會減少,中資機構會積極派員出戰,多名港區人大代表也有意參選,包括中石化(香港)供應鏈總監林至頴、香港「鋼筋大王」姚樹聲之子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姚祖輝、全國政協常委譚錦球的兒子譚鎮國、全國政協常委王惠貞的女兒黃文莉。
在巴黎奧運奪金的前香港劍擊代表江旻憓也盛傳會參加地區直選。江旻憓奪金後便退役,加入香港賽馬會擔任對外事務助理經理,沒有任何從政經驗或地區工作經驗。她不時出席公開活動,包括「香港國安法」研討會任分享嘉賓,今年7月出任全國青聯常委。
報導形容,選民可能要「新鮮感」,有「星級人物」參選或有助增加投票率。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向中央社表示,以目前媒體報導有意參選者來看,主要是「官二代」、「政二代」或「國家不同機構培育」的新人,可以預示未來立法會由「國家隊」主導;不競逐連任的議員的「歷史任務」已完成,「不代表他們不愛國,從國家角度看,他們可能未夠國家培育出來的值得支持」。
陳家洛表示,今次「棄選潮」也會令未來當選者如坐針氈,「如果他們4年後想競逐連任,也要考量什麼標準或準則令自己可以再參選」。
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17日以署名「港澳平」發文,強調任何合資格候選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不存在什麼「祝福名單」,也沒有誰享有什麼「特殊待遇」。
陳家洛表示,雖然有關方面強調立法會選舉沒有「祝福名單」,但難以改變市民的看法。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任所長的民思政策研究所9月發表一份調查表示,受訪市民對立法會滿意度淨值更從-18.7%跌至-21.0%。
陳家洛表示,相信日後香港民眾對立法會的疏離感會更大。(編輯:陳鎧妤/邱國強)11410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