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未提台灣 美媒:習近平等川普2026訪中再施壓
(中央社台北5日電)「川習會」未提及台灣引起各界討論。華爾街日報分析,台灣議題一向是美中領導人會晤必談話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次選擇不談,是因川習會聚焦經貿且時間有限,貿然提出將引起美方反彈。但習近平正等待美國總統川普明年訪中,利用主場優勢提出台灣議題向川普施壓。
這篇題為「與川普會晤時,習近平為何對台灣隻字不提?」的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向來擅長「長線博弈」,最新的例證就是這次的「川習會」,習近平在台灣議題上「出人意料地沉默」,中方最重要且一再強調的「紅線」─台灣議題,根本就沒有被拿出來討論。
文章說,根據川普(Donald Trump)會後受訪的說法,習近平在會晤期間從未提及台灣議題,因為他(習近平)及其下屬知道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後果。川普似乎在暗示,他的政府「立場如此強硬,威懾效果如此明顯」,中方覺得實在沒有必要,或者找不到機會討論這個問題;另一方面,「川習會」後的中國官方通稿,同樣隻字未提台灣議題。
這篇文章認為,對於任何關注美中關係的人來說,川習這種迴避台灣議題的方式,都太顯眼了。自1990年代以來,台灣議題一直是每次美中峰會上意料之中、無法迴避的固定議題,中國領導人都會堅持提出這個問題;至於美方的回應,總是「一個中國政策」、「台灣關係法」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構成了華府長期奉行的「戰略模糊」政策核心。
在這次「川習會」前,川普和習近平在今年1月17日(川普就職前不久)及6月5日通話過2次,習近平都提到了台灣議題,且在6月5日的通話中強調「美國應當慎重處理台灣問題」;但川習9月19日的通話,就未再提及台灣。
文章表示,數名台灣事務觀察人士分析,習近平判斷,在一場已經充滿貿易和全球衝突等其他爭議性議題的會議上提出台灣議題,將是戰略失誤。且這次會晤太過短暫,實際交談時間僅約90分鐘,不宜大力推進台灣議題,否則會激起美國的強烈抵觸。
同時,習近平還擔心,現在提出台灣議題,會讓川普的國安團隊有幾個月的時間為他籌劃。等川普2026年按計劃訪中時,美方就能有備而來,從容回絕習近平的任何提議。
文章認為,習近平是在玩「長線博弈」。既然明年會在北京直接向川普提出台灣議題,習近平現在就是在等。到時候川普能「在自己的地盤」待上幾天,這樣就能真正向川普施壓,要求美國打破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策,正式聲明美國「反對台灣獨立、支持和平統一」,目的在孤立台灣。
這些觀察人士認為,在此期間,中國不會放鬆在台灣海峽對台灣的軍事侵擾,一切都是為了對台北持續施壓。因此,習近平這次在「川習會」對台灣議題的沉默並非讓步,而是在「蓄力」,一切都是為了在明年川普訪中的重頭戲中足占據主動,而習近平在釜山的沉默,只是序曲而已。(編輯:邱國強/呂佳蓉)1141105
- 川習會未提台灣 美媒:習近平等川普2026訪中再施壓2025/11/05 15:56
- 2025/11/03 01:31
- 2025/10/31 13:3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