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東吳大學走讀士林 探尋福德洋圳的前世今生

2022/5/3 20:59(5/3 21: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東吳大學特別出版「走讀士林:探尋福德洋圳失落的記憶」專書,訴說這條水圳的前世今生,3日舉行新書發表會,編著者、東吳大學微生物系特聘教授黃顯宗(左)向現場來賓介紹這條歷史悠久的古圳。(東吳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1年5月3日
東吳大學特別出版「走讀士林:探尋福德洋圳失落的記憶」專書,訴說這條水圳的前世今生,3日舉行新書發表會,編著者、東吳大學微生物系特聘教授黃顯宗(左)向現場來賓介紹這條歷史悠久的古圳。(東吳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傳真 111年5月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3日電)台北士林區人文薈萃,卻少有人知道曾有一條「福德洋圳」滋養灌溉這片土地近300年,東吳大學特別出版「走讀士林:探尋福德洋圳失落的記憶」專書,訴說這條水圳的前世今生,今天舉行新書發表會。

編著者、東吳大學微生物系特聘教授黃顯宗指著看板上的照片及地圖,向現場來賓介紹這條歷史悠久的古圳,「福德是指土地公,洋是指平原,很多人以為『福德洋圳』的洋是外國人的意思,其實不是。」

黃顯宗表示,他兩年前參與東吳人文社會學院「前世與今生─再現士林昔日百年風華」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一開始只是跟著「福德洋圳」主流及地圖走,後來蒐集的資料愈來愈多,逐漸梳理出古圳主流及支流的流向,並實地去追蹤現存的遺跡,得到許多有趣的發現,古圳的樣貌也逐漸浮現。

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致詞時表示,「福德洋圳」取水口正好位在東吳大學校區,它是灌溉士林區的重要水道,是養活住在這個地區先民的重要生命之泉,這樣的歷史值得被挖掘與記錄。

潘維大表示,東吳人文社會學院近年有計畫進行士林區在地的文史調查,包括眷村文化、宗教文化、在地文史調查,加上這次「福德洋圳」的調查,已形成東吳大學獨特的一門學問─士林學,充分展現全校師生對在地文史的關注與社會責任。

東吳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黃秀端致詞時表示,「福德洋圳」的調查源於一次校園內雙溪河整治工程,眼看就要波及「福德洋圳」取水口,透過學校董事會與市府相關單位溝通,在兼顧學校教研大樓地基不致被掏空的原則下,保留了古蹟遺址,也因此掀起學校對這條古圳的關注,進而促成這次調查的實際行動。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根據「走讀士林:探尋福德洋圳失落的記憶」書中記載,「福德洋圳」於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由吳氏等士林先民合資開鑿,從外雙溪引水灌溉士林以及洲美平原,餵養無數百姓,使此地「士子如林」,「福德洋圳」作為士林的血脈長達200餘年,直到近年人口飆升,大部分加蓋為暗溝,才逐漸失去功能。

黃秀端表示,這是第一本介紹「福德洋圳」最完整的書籍,未來也將會有大眾簡易版,讓一般小朋友可以了解「福德洋圳」的前世與今生,另外還將開闢「福德洋圳」南北幹線的導覽路線,讓在地文史的故事持續流傳下去。(編輯:謝雅竹)11105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