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門洋樓化身立體書 人去樓空創作獲紅點設計獎

2025/8/27 13:36(8/27 13: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姚沛妤、劉昉欣、蔡善昀、劉書綾、邱瑾蘭、吳俊穎,以設計專案「人去樓空—洋樓拾憶」為主題,製作金門洋樓立體書、圖鑑以及影音作品等,獲得2025年德國紅點設計獎品牌暨傳達設計獎。(邱瑾蘭提供)中央社記者吳玟嶸傳真  114年8月27日
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姚沛妤、劉昉欣、蔡善昀、劉書綾、邱瑾蘭、吳俊穎,以設計專案「人去樓空—洋樓拾憶」為主題,製作金門洋樓立體書、圖鑑以及影音作品等,獲得2025年德國紅點設計獎品牌暨傳達設計獎。(邱瑾蘭提供)中央社記者吳玟嶸傳真 114年8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玟嶸金門27日電)台中科大學生以金門洋樓立體書、圖鑑等,創作「人去樓空—洋樓拾憶」獲今年德國紅點設計獎,團隊成員邱瑾蘭說,將持續在金門創作、設計課程等,讓金門洋樓文化被看見。

台中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學生姚沛妤、劉昉欣、蔡善昀、劉書綾、邱瑾蘭、吳俊穎,以設計專案「人去樓空—洋樓拾憶」為主題,製作金門洋樓立體書、圖鑑以及影音作品等,獲得2025德國紅點設計獎品牌暨傳達設計獎(Red Dot Award-Brand & Communication Design)、韓國K-design 2025金獎等獎項。

團隊成員邱瑾蘭、蔡善昀今年大學畢業後,在古洋樓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志舜輔導下進駐到北山古洋樓,一邊負責背包客站民宿管家,一邊從事地方創生、文創設計工作;「人去樓空—洋樓拾憶」作品也在北山古洋樓展出。

邱瑾蘭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作品取名「人去樓空」,是因金門有上百棟歷史、外觀都很有特色洋樓,但大多荒廢傾頹,無人居住,「起初作這個專案,就是希望更多人到金門看看這些漂亮的洋樓,當金門經濟狀況變好,屋主就可能發現自己的老房子很有價值,促使他們修復或再利用」。

邱瑾蘭說,開始洋樓專案後曾訪談金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逸仁、金門文化局職員陳敬旻及金門在地的浯作工作室負責人楊文權與張芝綾等,才更加認識金門洋樓特殊性。

他解釋,許多金門人早年到南洋討生活,事業有成後將國外建築元素帶回,在地匠師興建洋樓時就會融合中西方不同元素,且金門有防止海盜侵襲需求,洋樓興建時會設計假樓欺敵、設置槍樓與槍口等,「這些僑鄉、防禦元素是較少人知道,但又很吸引人的點」。

邱瑾蘭表示,即使洋樓建築結構有特色,但光看平面難以意會,所以作品才以立體書呈現,「這本書是雙面,一面能看到洋樓圖鑑呈現不同裝飾元素,一面打開來洋樓就會立起,讀者才能看懂建築結構特色在哪」,此外,團隊也拍攝8部影片呈現金門洋樓歷史與荒廢現況。

目前洋樓立體書及影音等都在北山古洋樓展出,邱瑾蘭、蔡善昀除替遊客解說洋樓特色,邱瑾蘭說,有附近學校教師看展後帶學生來觀摩,他實際帶學生走訪周遭洋樓、並設計洋樓畫紙讓學生上色等,盼讓學生對家鄉特色建築產生興趣。

邱瑾蘭說,很多金門青年想為家鄉做點什麼,「我雖然不是金門人,但也被他們的熱忱感染,而且在金門生活、創作的經驗也帶給我許多成長」,因此希望回頭為金門付出,未來將持續透過創作、開發洋樓設計推廣課程等方式,讓金門洋樓文化被更多人看見與關注。(編輯:謝雅竹)1140827

台中科技大學畢業學生邱瑾蘭、蔡善昀,以金門洋樓為主題,在金門從事地方創生、文創設計工作,邱瑾蘭(圖)說,將持續透過創作、開發洋樓設計推廣課程等方式,讓金門洋樓文化被更多人看見與關注。中央社記者吳玟嶸攝 114年8月27日
台中科技大學畢業學生邱瑾蘭、蔡善昀,以金門洋樓為主題,在金門從事地方創生、文創設計工作,邱瑾蘭(圖)說,將持續透過創作、開發洋樓設計推廣課程等方式,讓金門洋樓文化被更多人看見與關注。中央社記者吳玟嶸攝 114年8月27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