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藝術島獲居民、店家響應 作品進駐飯店大廳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8日電)飯店大廳、餐廳也能看見藝術作品,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特別推出與在地店家策展計畫,讓作品能常駐當地。馬祖人、攝影家陳敬寶也響應策展,以鏡頭留下在地耆老故事。
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策展計畫之一「儂客齊坐:燈火,莫透出去」,策展人辛綺向媒體分享,計畫中會有3組作品,均從戰地政務時期的「燈火管制」歷史記憶出發,並分別與餐廳、飯店合作展出,希望透過這些訪客會出入的地方,讓人感受馬祖居民氛圍。
像是展出作品之一為藝術家徐景亭的「暗光屋瓦」,便陳設在馬祖第一間合法飯店「龍福山莊」入口,以木製燈架象徵閩式木建築,並融入馬祖特有「壓瓦石」為點綴,搭配寫有閩東語的大型遮光布幔,回應馬祖在軍備時期家家戶戶需以布遮光的燈火管制歷史。
龍福山莊總經理王元嵩說,他發現馬祖本地居民的參與度與前面2屆比已經增進許多,聽聞馬祖藝術島第一次與店家合作時便立刻報名,龍福山莊本身建築特色與馬祖在地傳統建築物並無太大關聯,「暗光屋瓦」作品預計未來將取代飯店原有水晶吊燈,希望讓這座帶有馬祖意象的燈加深飯店與在地的連結性。
除店家合作計畫外,也有馬祖藝術島作品將在展期後繼續展出,如藝術家劉致宏與馬祖居民、學生共創作品「漁汐」,是向馬祖漁民學習傳統魚網編織方法的裝置,未來將成為馬祖北竿橋仔村的歷史建築「五間排」常設作品。
出生於馬祖北竿的陳敬寶則為此次馬祖藝術島策展人之一,除規劃作品外,也以攝影作品「尋常人家」參展,以地方耆老為主角,走進耆老生活空間,有掛著馬祖特色「風燈」的客廳,也有仍遵守傳統、相信屋角擺放棺材會長壽的長者。
陳敬寶說,馬祖人過去長期以傳統漁業為生,直至解嚴後生活條件才有大進展,歷經過傳統漁業、軍管時代的人們過著相對艱辛的日子,於是如何呈現、致敬這些長者,成為他的初衷,希望以此感謝他們走過的辛苦歲月。
第3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即日起至11月16日展開。(編輯:李淑華)11409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