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法媒不談蔡國強煙火秀爭議 西藏學生龐畢度抗議

2025/10/28 17:06(10/28 17: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為譴責蔡國強破壞西藏生態,並指控龐畢度中心、蔡所屬倫敦藝廊White Cube皆共犯,「自由西藏學生運動」22日於龐畢度閉幕整修煙火秀現場抗議,更批評法媒漠視爭議背景。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攝 114年10月28日
為譴責蔡國強破壞西藏生態,並指控龐畢度中心、蔡所屬倫敦藝廊White Cube皆共犯,「自由西藏學生運動」22日於龐畢度閉幕整修煙火秀現場抗議,更批評法媒漠視爭議背景。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攝 114年10月28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28日專電)中國藝術家蔡國強上週在龐畢度藝術中心外牆施放煙火,作為中心閉館整修活動一部分,引發西藏團體至現場抗議,除譴責9月喜馬拉雅山脈煙火為破壞非藝術,更批評法媒漠視此關鍵背景,除「費加洛報」外,主流大報均未報導、不評論,形成近乎集體缺席的沉默。

位於巴黎核心地段的龐畢度藝術中心,為執行為期5年的閉館整修計畫,於10月22日至24日舉辦閉幕系列活動。活動首日,蔡國強受邀與其人工智慧模型「AI蔡」(cAITM)共同構想,在建築外牆以色彩煙火作為臨時壁畫,作品名稱為「最後的嘉年華」(The Last Carnival),象徵中心的過去、現在、未來。

藏人非政府組織「自由西藏學生運動」(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 SFT)於活動現場拉布條抗議,譴責蔡國強破壞西藏生態,並指控龐畢度中心、蔡所屬倫敦藝廊White Cube皆共犯。

SFT組織成員添南(Tenam)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蔡國強於9月19日在未經西藏人同意下,於海拔5500公尺的西藏喜馬拉雅山脈燃放大型煙火作品「升龍」,嚴重破壞當地生態與水質。

添南說:「在我們眼中,蔡國強不是藝術家,因為他的藝術是有破壞性的。」他解釋,這是反對龐畢度藝術中心作為國家級文化機構,不應邀請蔡國強以AI作為藉口,延續對環境的傷害。

添南強調:「我驚訝的發現,法國媒體幾乎完全迴避這個背景資訊。西藏已逐漸被媒體遺忘,但法媒必須意識到西藏問題也是生態問題,因為西藏是亞洲五大河流的源頭,當西藏生態受影響,將波及印度、中國與南亞。這不僅是經濟議題,更是當今世界正面臨的重大環境挑戰。」

喜馬拉雅山脈煙火事件在9月引發國際關注與爭議,促使蔡國強公開道歉、合作品牌始祖鳥(Arc’teryx)大中華區總經理下台。但法國多家全國性大報如世界報(Le Monde)、解放報(Libération)、巴黎人報(Parisien)等卻不見相關消息,僅費加洛報(Le Figaro)與法國新聞台(Franceinfo)各一篇報導。

值得注意的是,當龐畢度中心於10月初公布將邀請蔡國強創作「最後的嘉年華」時,各家大報皆發出預告與快訊,介紹其「AI創作」亮點,卻未有任何篇幅提及他在喜馬拉雅山脈所引發的爭議。

10月22日後,關於「最後的嘉年華」的活動現場描述,除費加洛報發出蔡國強人物專訪,但仍未提喜馬拉雅山脈事件,至今沒有任何大報發出報導或評論。

反觀同一系列閉幕活動中,23日、24日的演出活動與藝術家參與均如常見報。面對這場煙火,主流法媒形成近乎集體缺席的沉默。(編輯:唐聲揚)1141028

中國藝術家蔡國強22日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外牆施放煙火,作為中心閉幕整修活動一部分。當日除「費加洛報」外,主流大報均未報導、不評論,避談喜馬拉雅山脈煙火爭議,形成近乎集體缺席的沉默。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攝 114年10月28日
中國藝術家蔡國強22日在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外牆施放煙火,作為中心閉幕整修活動一部分。當日除「費加洛報」外,主流大報均未報導、不評論,避談喜馬拉雅山脈煙火爭議,形成近乎集體缺席的沉默。中央社記者李若韻巴黎攝 114年10月28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