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RCEP效應致出口衰退嚴重?經部:高基期使減幅較大

2023/8/29 21:26(8/29 21:4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9日電)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今天表示,台灣受RCEP效應影響,導致出口衰退嚴重。對此,經濟部指出,今年出口減幅較大,主因全球終端需求疲弱,加上2019年後高基期因素,預估第3季在旺季帶動下,外銷訂單減幅有望縮小。

劉憶如說,除了全球需求疲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上路後的貿易轉移效應浮現,導致台灣衰退幅度比其他國家更大;雖然台灣約7成產品在資訊科技協定(ITA)之下享有零關稅,但台灣1月至7月出口,以非ITA協定產品者衰退較嚴重,也印證上述觀點。

對此,經濟部貿易局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各國出口衰退,主因為全球通膨、升息、去庫存速度及總體景氣等因素,而今年台灣出口減幅較大,與2019年後的高成長基期息息相關。

貿易局指出,今年1至7月的出口金額為2408億美元,仍較疫情前2019年1至7月的1853億美元高出許多,成長近30%。

事實上,RCEP於2022年生效,當年度台灣的出口金額為4794.5億美元仍創新高。貿易局表示,2022年扣除電子資通訊產品,非ICT產品出口金額2146.3億美元,也是歷史新高,「不能把出口成績只歸因於ITA保障」。

貿易局指出,RCEP連結東協4個已經生效超過10年的自由貿易協定,包含東協-中國、東協-韓國、東協-日本、東協-澳紐,成員國間本來就已享有優惠關稅,進一步開放程度不大。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至於劉憶如舉台灣對中國出口下滑為例,貿易局表示,RCEP成員的日本今年1至6月對中國出口衰退16.8%,韓國1至7月對中國出口則衰退25.9%;在考量台灣對中國出口8成以上為中間財,並非最終市場的貿易模式,全球景氣因素及中國經濟情勢等變數,應是較有影響力的因素。

貿易局表示,7月外銷訂單雖仍負成長,但減幅已有收斂,第3季在旺季效應下,可望進一步縮小減幅。此外,經濟部投審會今天核准國際大廠艾司摩爾(ASML)投資台灣百億,顯見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外商對台灣的投資信心依然維持不變。(編輯:楊蘭軒)11208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