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中子三軸散射儀啟用10週年 台澳科研邁新里程碑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4日電)台灣自主設計與建造的「冷中子三軸散射儀」今年啟用10週年,國輻中心表示,這是台灣與澳洲國際科研合作的指標性成果,SIKA具備高效優異的性能,平均妥善率達99%,是亞太區唯一穩定運作的冷中子三軸散射儀。
台灣自主設計與建造的「冷中子三軸散射儀(Cold Neutron Triple-Axis Spectrometer)」位於澳洲雪梨的澳洲核子科學與技術組織(ANSTO),以台灣梅花鹿SIKA為名,2015年正式開放使用。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與澳洲ANSTO連線舉辦「SIKA十週年慶祝活動」,由國科會副主委暨國輻中心董事長蘇振綱致詞揭開序幕,活動也邀請來自國內外中子科學領域專家學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技術。
國輻中心說明,2002年「台灣研究用反應器 II」計畫中止後,為滿足台灣對中子實驗設施的需求,國科會規劃透過跨國、跨領域的合作模式,發展具前瞻性的科研儀器。
在駐澳大利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ECO)與澳洲在台辦事處(Australian Office Taipei)的促成下,於2005年與澳洲簽署雙邊協議,由以中央大學為主的團隊合作執行SIKA的設計與建造計畫。
國輻中心表示,SIKA計畫在2015年試車完成後正式開放使用,並轉由國輻中心接手後續試車與維運,成為台灣科學家進行中子散射實驗的重要基地。SIKA以高效且優異的性能,平均妥善率高達99%,成為亞太區唯一穩定運作的冷中子三軸散射儀。
在科研產出方面,國輻中心指出,使用SIKA的台灣研究團隊發表了涵蓋半導體材料、綠能科技、高分子與生醫材料等多元領域的研究,成果刊登於「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等國際頂尖期刊,充分展現SIKA在材料科學與基礎物理領域的重要性。
蘇振綱強調,近年來國科會正積極推動「雙/多邊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強化台灣在國際科技舞台的能見度與參與率,而SIKA正是最佳的實踐案例。期待未來雙邊持續加深並擴大交流合作,為台灣在前瞻科學研究與國際合作領域,開創更深遠的發展。
國輻中心表示,依照協議內容,台灣研究人員亦可使用ANSTO所屬其他先進中子儀器,進一步拓展台灣對尖端中子實驗設施的使用範圍,並強化與國際大型科學設施的合作鏈結。(編輯:張若瑤)11409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