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金隆:兼顧安全與發展創新 打造韌性金融監理架構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10日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表示,金融市場必須建構在金融安全、發展與創新兩大基礎之上,盼打造具有韌性的金融監理架構,以及有紀律、重秩序、有願景、有活力的金融市場。
彭金隆今天出席「2025國家安全及經濟韌性論壇」,以「建立安全與發展並進的韌性金融監理」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彭金隆表示,台灣整體金融業量體已達將近新台幣130兆元,金融永遠是經濟背後的支持,也是國家非常關鍵重要的產業,必須讓金融市場持續成長,同時確保安全穩定。他認為,台灣金融市場必須建構在「維持金融安全」及「市場持續創新發展」兩大基礎下,打造有紀律、重秩序、有願景、有活力的金融市場。
彭金隆說明,對於強化金融業資本韌性與風險管理,金融業對標國際標準,已有6家銀行被列為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嚴格管控系統性風險,另為強化韌性,金管會每2年進行一次壓力測試,包括關稅及地緣政治變化等,確保金融市場具備足夠韌性。
台灣明年將實施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第17號保險合約,彭金隆表示,明年保險業將推動實施IFRS 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藉此提升其經營透明度,並透過會計接軌強化資產負債管理,落實保險業經營韌性,「這套新的制度並不是要讓大家做不下去,而是讓大家永遠都能做下去」。
彭金隆提及,在進行金融韌性管理過程中,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面向是落實消費者權益和普惠金融,金融業是特許事業,除了專注在專業經營,更重要的是其擔負的社會責任,金管會也再三提醒金融業,一定要兼顧保護消費者權益和普惠金融。
對於創新發展,彭金隆表示,金管會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推出5大計劃、16項措施,今年7月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高雄專區揭牌後,已有50家金融機構與高雄市政府簽訂備忘錄,並有超過20家金融機構進駐,希望藉此提升金融業,因為,與國際鏈結越強,台灣韌性就越強,對國家安全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面對金融科技發展,彭金隆提及,台灣無法置外於這波金融數位浪潮,金融業必須把挑戰轉為機會,因此金管會鼓勵金融業成立金融科技聯盟、支持發展新興數位金融,包括虛擬資產服務業、現實世界資產(RWA)等,都是未來要努力的。
彭金隆說明,台灣也在永續金融接軌國際,這些做得好將可提升韌性,因為面對氣候變遷,金融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這塊要持續推動。他說,盼打造具有韌性的金融監理架構,並建立一個安全與發展並進、具有韌性的新金融市場。(編輯:楊凱翔)11409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