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 彭金隆向金融業提4點提醒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5日電)台灣將邁向超高齡社會,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今天表示,當今社會是「均老」現象,金融業思維也須改變,保險的主流是現金給付,未來可能更多是具體的實物給付服務,保險業者也要透過技術更精準預測未來,買保單將是希望維持健康。
南山人壽今天舉辦永續健康趨勢論壇,以「百歲人生 有備而來」為主題,吸引逾千人到場。論壇邀請彭金隆、衛福部政務次長呂建德擔任致詞貴賓,全球長壽研究領域權威、現任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安德魯.史考特(Andrew J. Scott)發表專題演講。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致詞時表示,從論語跟禮記內容來看,70歲就算老,但現在科學進步,新生兒大約有3到5成機會可活到100歲,如今60歲、70歲可能只算中年;台灣面對超高齡社會,希望可以找到長壽時代健康藍圖,根據內政部公布最新數據,2024年台灣國人平均餘命達80.77歲,政府也提到希望8年內提升國人平均餘命3歲。
尹崇堯指出,南山人壽希望從事後理賠向前延伸到事前健康促進,陪伴民眾健康度過人生歷程。南山人壽的商品將與時俱進,長年期保單的保障期間將拉長到被保險人100歲,同時強化生存保險金的給付功能,以因應被保險人的人生階段變化,加倍給付還本金,可以更貼近長壽社會下的保障需求。
彭金隆致詞時說,人類從未有這麼長壽狀況,整個社會面臨「平均老化」現象,高齡對於金融市場是很大機會、亦是很大挑戰,業界可感受到金融市場客戶組合正在改變,主力客戶年齡層也在增加、民眾需求也在改變,如果願意改變,就可能變成機會。
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彭金隆提出4點思考,第1,思維關鍵必須改變,面對高齡社會,社會價值觀、人際關係、金融市場都可以隨之改變,金融業也要應用全新思維來面對未來市場;第2,服務內容改變,像是保險現在主流是現金給付,未來給現金是否足夠,也可能未來更多的是實物給付,提供民眾更具體服務。
彭金隆說,第3,技術與方法必須改變,保險業過去計算保費都用過去數據來決定未來,但這基礎是在未來變化不大的情況,若未來變化很大,過去精算可能無法因應未來變化,保險業在經營與技術上都要突破,思考如何精準預測未來。
他指出,保險業推出外溢保單,目的是希望個人可以透過自我努力改變未來疾病發生機率,保險的重點不是事後補償,而是可以透過事前協助個人達到預防效果。他說,買保單不是希望生病,而是希望可以維持健康。
彭金隆說,第4,金管會會持續推動法規監理面改變,不管是商品審核、業務範圍限制、新興消費者爭議等如何保護,都是法規監理需要考慮的。(編輯:楊凱翔)11409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