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財經/2025年10月20日東協快訊

掌握新南向,放眼東協經濟脈動。中央社「東南亞財經資訊專網」每日為您精選多則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財經頭條。無論是政府新政、產業動向或投資商機,讓您即時掌握關鍵資訊,洞悉市場,搶占商機。
越南:設定未來5年經濟成長率目標至少10%
(中央社台北10月20日電)越南政府設定未來5年經濟年成長率至少10%的目標,儘管美國關稅和全球貿易不確定,恐拖累出口和投資流動。
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今天在國會表示,越南將「繼續優先促進增長,同時保持總體經濟穩定、遏制通貨膨脹、確保主要的經濟平衡,並將公共債務和預算赤字控制在限度內。」
寮國:越南軍工電信集團設進軍寮國物流 布局國際運輸基礎設施
(中央社台北10月20日電)越南軍工電信集團(Viettel)16日宣布在寮國成立Unitel物流公司(Unitel Logistics)。這標誌著該集團在邁向全球科技企業的過程中,開始戰略布局於物流及國際運輸基礎設施產業。
越南國防部長潘文江和寮國國防部長烏塔凱頌(Khamliang Outhakaysone),以及來自兩國國防部的資深代表出席該典禮。
新加坡:政府與產業助陣 新加坡軟體工程師受AI衝擊較低
(中央社台北10月20日電)生成式AI工具的崛起,其編寫程式的能力衝擊程式開發工程師的前途。不過,科技與人才業人士表示,受惠於政府支持以及鄰近眾多科技公司,新加坡軟體工程師因AI而失業的風險相對較低。
科技顧問公司Palo IT新加坡與香港董事總經理楊毅正(Eugene Yang,音譯)說,目前已有跡象顯示,新加坡企業對初階開發人員的需求正逐漸減少。不過,新加坡規模較小且專業化程度高的科技人才隊伍,反倒提供了轉型契機。楊毅正表示:「我們有機會成為東南亞的人工智慧(AI)協調中心,負責管理AI的代理人,而非過去的人類程式設計師。」
菲律賓:貪腐與治理疑慮 菲成長恐難追上越南和印度
(中央社台北10月20日電)總體經濟研究諮詢公司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指出,持續存在的貪腐問題與治理挑戰,恐使菲律賓難以追上區域成長領先經濟體越南和印度。
馬尼拉時報(Manila Times)報導,菲律賓第2季經濟成長5.5%,雖位於政府5.5%至6.5%目標區間下方,但落後越南的8.0% 和印度的7.8%。
凱投宏觀在報告中指出:「若不更全面地解決腐敗和治理薄弱問題,菲律賓將難以充分發揮其潛力,追上區域表現最好的經濟體:越南和印度的步伐。」
馬來西亞:多邊電力合作案因泰國政局延誤 預計下月續簽
(中央社台北10月20日電)馬來西亞能源部長尤索夫(Fadillah Yusof)近日表示,泰國因國內政局變動,延後續簽涉及寮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電力交易協議「LTMS計畫」,不過預計11月就會簽署。
馬來西亞現為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輪值主席國,尤索夫是在17日東協能源部長會議場邊,對路透社做上述表示。
LTMS計畫透過泰國及馬來西亞輸送來自寮國水力發電廠的電力,被視為東協電網倡議(ASEAN Power Grid)的重要前身。這項倡議希望連結東協10個成員國,被視為降低東南亞對化石燃料發電依賴的關鍵行動之一。
泰國:擬延後退休年齡 引發熱議
(中央社台北10月20日電)「曼谷郵報」(Bangkok Post)今天報導,泰國政府提出將法定退休年齡由60歲延後至65歲的構想,此舉將有助於高齡族群改善財務狀況,但也可能在職場引發混亂。
泰國勞動人口結構的未來變化成為社會熱議話題,總理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近日拋出將退休年齡延後至65歲的想法。儘管他隨後強調這只是初步構想,後續仍需與相關部會詳細研議,不過泰國部分法院及檢察機關已率先試行65至70歲退休的方案。
政府這項構想與近期民間企業傾向提前退休、為年輕世代創造就業機會的討論形成明顯對比。有公司主管同時指出,延後退休年齡恐對本就面臨經濟低迷挑戰的企業經營者帶來更大財務壓力。
柬埔寨:抵制泰貨 籲印尼直接投資生產部門
(中央社台北10月20日電)柬埔寨中小企業正敦促印尼投資者將資源直接投入柬埔寨的工業與生產部門,而非僅僅出口商品。此舉正值柬埔寨國內消費者發起抵制泰國產品的浪潮,為印尼直接投資創造了新的契機。
柬埔寨與印尼的雙邊貿易額在2023年達到約10.9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15%。根據柬埔寨海關總署數據,截至2025年9月,兩國貿易總額已達7.95億美元,顯示雙方經貿關係持續增溫,印尼已成為柬埔寨第11大貿易夥伴。
印尼:推第4輪振興方案 聚焦現金發放與就業
(中央社台北10月20日電)印尼政府宣布推出今年第4輪經濟振興方案,總額高達30兆印尼盾,主要目標是透過直接現金轉移支付與擴大實習計畫,在今年最後一季刺激家戶消費並創造就業機會。
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Airlangga Hartarto)表示,從10月至12月的現金發放計畫將使3505萬個家庭受惠,涵蓋範圍超過以往。他估計,若以每戶4名成員計算,將有約1.4億人能從中獲益。
※更多資訊請洽張麗鵑組長(02)2505-1180#792 EMAIL:mia@mail.cna.com.tw
- 2025年10月20日東協快訊2025/10/20 16:32
- 2025/10/20 14:38
- 2025/10/17 21:1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