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財經/2025年11月7日東協快訊
掌握新南向,放眼東協經濟脈動。中央社「東南亞財經資訊專網」每日為您精選多則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財經頭條。無論是政府新政、產業動向或投資商機,讓您即時掌握關鍵資訊,洞悉市場,搶占商機。
越南:越南蔬果出口再添動能 中美韓日仍為主要市場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2025年前10個月,越南的水果與蔬菜出口總額約達70.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4.4%,這讓業界樂觀認為,蔬果產業的出口有望在年底前突破80億美元大關。
「越通社」報導,中國、美國、韓國與日本仍是越南主要的出口市場,在今年剩餘月份為出口加速提供強勁動力。
寮國:塔鑾節盛典點燃永珍旅遊熱潮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旅遊世界(TTW)報導,寮國永珍的塔鑾節重現昔日風采,融合信仰、慶典與商機,成為全國最受期待的年度盛事之一。這項節慶每年於壯麗的塔鑾大佛塔舉行,是寮國文化與旅遊復甦的重要象徵,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成千上萬名遊客。
今年的慶典自11月1日開幕,至11月5日圓滿結束,為首都帶來繽紛色彩、音樂與虔誠氛圍。塔鑾節不僅象徵宗教凝聚力,也凸顯了節慶旅遊在寮國日益重要的角色,持續為地方經濟注入活力,並推動區域觀光發展。
新加坡:與越南簽署備忘錄共同發展永續稻米貿易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根據泰國英文報民族報 (The Nation),新加坡與越南簽署備忘錄,共同發展永續稻米貿易,打造「東協稻米樞紐」,並與新加坡碳交易市場 CIX 接軌。
2025年10月30日,新加坡與越南簽署「合作備忘錄」(MOC),以建立永續稻米貿易夥伴關係。這對兩國在全球糧食供應鏈中的角色而言,是一項重要進展。此合作是 2023年8月簽署的「越南-新加坡全面戰略夥伴關係」(CSP)的一部分,旨在推動低碳稻米貿易並加強糧食安全。
菲律賓:菲律賓經濟成長放緩 貪腐醜聞重創信心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彭博報導,菲律賓第三季經濟成長大幅放緩,原因是一起貪腐醜聞削弱投資人信心,迫使政府暫停部分基礎建設計畫。
根據菲律賓統計局今天公布的數據,國內生產毛額(GDP)第三季年增僅4.0%,遠低於第二季的5.5%,也低於彭博調查的市場預估中值5.2%。
緬甸:主辦東協港口協會會議 推動永續發展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緬甸環球新光報報導,緬甸港務局6日在仰光主辦第49屆東協港口協會會議。
與會者就加強海上貿易網絡、提升港口效能及推動永續發展等策略與合作倡議進行討論。
馬來西亞:今年1月至9月與美國的貿易額激增15.4%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根據馬來西亞投資、貿易暨工業部,今年1月至9月,馬來西亞與美國的貿易額激增15.4%,達到2708.8億令吉,高於去年同期的2346.8億令吉。
馬來西亞投資、貿易暨工業部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指出,鑑於雙邊貿易規模龐大,若美國調整其貿易政策,特別是對馬來西亞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若未妥善應對,將直接影響馬來西亞的經濟與國家利益。
他在國會書面答覆國會議員提問時表示:「如果馬來西亞選擇不進行談判,或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危及總值1986.5億令吉、涵蓋多個支撐馬來西亞經濟的產業(包括中小企業)的出口市場,並波及國內數百萬名勞工。」
泰國:泰國失業率創兩年新高 私部門憂新法衝擊經濟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泰國經濟持續放緩,根據社會保險系統最新數據,2025年第2季失業率已攀升至2.1%,創下兩年來新高。受貿易戰、外部競爭及疫情後非正式勞動市場擴大等因素影響,工業部門與大學畢業生的失業問題加劇,脆弱的勞動市場已成為泰國經濟調適的一大挑戰。
與此同時,泰國三大私營部門聯合委員會對國會正在審議的「勞動保護法」等3項草案表達嚴重關切,認為新法將大幅增加中小企業的營運成本,並衝擊外國投資者信心。委員會指出,草案缺乏全面的影響評估,且未充分聽取業界意見,呼籲應在保護勞工權益與維持國家競爭力之間取得平衡,以免對整體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柬埔寨:麥當勞擴大在柬埔寨布局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Construction & Property News報導,美國速食業巨頭麥當勞公司(McDonald’s Corporation)正積極擴大其在柬埔寨的布局,雙方正就未來市場發展展開討論。
近期,柬埔寨副首相兼發展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孫占托閣下(His Excellency Sun Chanthol)與麥當勞全球特許經營與業務發展高級執行董事葛瑞格里(Andrew Gregory)會面,深入探討雙方的合作潛力。
印尼:中國廉價成衣及舊衣大量湧入 印尼本土產業告急
(中央社台北11月7日電)印尼正遭受來自中國的廉價新成衣與二手舊衣的雙重夾擊,中小及微型企業部長警告,這股浪潮已嚴重侵蝕本土服裝製造商的競爭力。根據官方數據,二手服飾進口量在短短數年內暴增數百倍,截至今年8月已達1800公噸,足以扭曲國內市場,迫使政府必須採取行動。
為此,印尼政府計畫從海關著手,阻斷非法進口的上游管道,同時在下游輔導全國約90萬家二手衣賣家,逐步轉向銷售本地產品。當局坦言,由於二手衣在年輕族群中已形成流行文化,相關產業轉型必須循序漸進,以避免引發社會動盪。
※更多資訊請洽張麗鵑組長(02)2505-1180#792
EMAIL:mia@mail.cna.com.tw
- 2025/11/07 19:07
- 2025年11月7日東協快訊2025/11/07 17:15
- 2025/11/07 16:38
- 2025/11/06 20: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京都嵐山竹林刻字、闖伊根町私有地 失格觀光客惹怒居民[影]](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webcover/420/20251107/2000x1498_72556474639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