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骨精神促音樂素人出專輯 譜出台語老歌的現代節奏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19日專電)「如果你有夢,就去追求。」旅美23年的李欣怡今年終於實現高中時期就萌生的夢想──製作音樂發行。秉持反骨精神的她想告訴大家,「素人也可以做專輯」;她也希望透過改編台語經典老歌並融入多種不同樂風,傳遞台灣文化。
「胡聲拍仔」(Formosan Groove)專輯由李欣怡(藝名為rufusion)製作,二胡演奏家林維洋、陳正倫共同參與,目前已發行部分曲目,預計今年底將完整發行7首歌曲。李欣怡昨天也攜手音樂圈友人在華府台灣文化中心舉行專輯發表會,為未來一連串的台式音樂饗宴拉開序幕。
「素人也可以做專輯」,非音樂科班出身的李欣怡近期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自己大學時期曾組樂團、也曾獲第5屆Yamaha熱門音樂大賽「最佳鍵盤手」,早在17歲就萌生做音樂的夢想,「這是我內心的呼召」。但後來長年忙於工作、照顧家庭,直到孩子長大,才終於有時間圓夢。
「如果你有夢,就去追求。」現年53歲、正從兼職樂手朝向全職音樂人邁進的她想鼓勵大家,「不要自我設限。」
2020年全球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李欣怡把握疫情在家的時間,不到一年就完成專輯所有台語老歌的改編,「希望傳承台語老歌的音樂背景跟歷史」。沒想到,後續還花了近4年的時間才談完版權問題。
專輯收錄曲目包括耳熟能詳的台語老歌「港邊惜別」、「秋風夜雨」。李欣怡指出,許多經典歌曲誕生於台灣音樂產業早期,當時著作權登記與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不少作品的詞曲權流轉複雜,製作團隊得花費大量時間與相關各方溝通,才逐一取得合法授權;資深音樂人彭季康在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鼎力協助解決授權問題。
●專輯融合多種不同樂風 宛如「白菜滷」配料豐富又無違和
「胡聲拍仔」是一張關於「融合」的專輯,李欣怡表示,專輯收錄7首作品的基調為新爵士演奏曲,並融合現代電子樂、R&B、拉丁、爵士、流行及新靈魂樂等多種不同樂風,例如「港邊惜別」就混合多達12種不同風格的節奏。
專輯中每首樂曲都能在有些熟悉的旋律中,聽到不同的驚喜,有時爵士、有時搖滾,時而傳統、時而現代。她形容,「就好像老台菜白菜滷」,豐富配料有如不同的樂器或不同的樂風,各自獨特卻又無礙彼此融合;感謝音樂製作人陳品先在後製混音方面的協助。
●創意推廣T-culture 把異鄉當家鄉
除了製作音樂,長年旅居美國的李欣怡也積極發想各種創意方式來推廣台灣文化。身兼「台頑千禧青少年基金會」(MGY)執行長、Taiwan Fun創辦人,她希望讓T-culture變得有趣且新潮。
例如,她曾舉辦「凍蒜」活動,由參與者挑戰用筷子夾蒜頭放到冰箱,既能宣傳台灣民主價值,還能順道介紹台灣菜的基礎就是蔥薑蒜。
她表示,製作這張專輯也希望傳遞台灣文化,預計年底之前,她將再舉辦2場面向旅美台灣人的音樂演出,明年將轉為主攻美國主流人士,規劃和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學生合作,由學習中文的外國人來介紹台灣老歌故事,藉由互動工作坊讓美國民眾更多認識台灣傳統文化。
身為台美人,李欣怡認為,美國是移民為主的國家,許多移民都非常想念家鄉,「念頭在大腦,怎麼把家鄉當異鄉,把異鄉當家鄉」,每個人有不同的心態調整方式。對她而言,「製作這張專輯就是一種把異鄉當家鄉的方式。」(編輯:陳慧萍)11410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