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監理壓力測試 3國銀5壽險嚴重極端情境未達標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11日電)金管會今天公布針對銀行業、保險業進行監理壓力測試結果,有3家國銀在嚴重情境下未通過,須研提增資或發債等資本改善計劃;另有5家壽險業者在市場風險測試部分未達標,後續也須提出改善措施並提報董事會通過。
金管會今天舉行例行記者座談會,公布國銀及保險業辦理壓力測試結果。
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說明,金管會要求38家國銀辦理「114年度監理壓力測試」,測試情境包括輕微情境與嚴重情境,囊括台灣及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下滑、國內失業率上升與房價下跌導致信用風險預期損失增加等測試因子,以檢視銀行在美國關稅及金融市場不確定風險等不利情境下的承受能力。
王允中觀察,38家國銀在輕微情境下,平均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及槓桿比率分別為10.68%、11.85%、13.74%、6.05%,嚴重情境下則分別為9.41%、10.58%、12.35%、5.44%,均高於法定最低標準。
不過,王允中坦言,此次壓力測試結果,有3家國銀在嚴重情境中沒有通過,須研提相關資本改善計劃。
金管會說明,目前本國銀行整體備抵呆帳提列情形仍維持在較高水準及資本適足性仍屬穩健,將持續注意銀行整體暴險的風險控管,督促銀行持續提升資產品質及健全財務結構,以因應環境變化。
至於保險業壓力測試方面,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明,測試情境參考過往的死亡率、罹病率及巨災風險損失,推估在極端情形下可能對保險風險影響,並參考國內外金融市場波動情形,推估在極端情境下可能對市場風險影響幅度,以及產險業在面對氣候變遷所致的極端氣候環境下,對保險業清償能力的影響。
蔡火炎表示,保險風險部分,壽險業及產險業整體資本適足率分別為298%、349%,淨值比為7.8%、23.6%;市場風險部分,整體資本適足率為245%、419%,淨值比為6.1%、29.4%,均高於法定標準;氣候變遷風險部分,以連續強烈颱風侵襲本島的情境進行測試,整體產險業資本適足率為361%、淨值比為26.2%,高於法定最低標準。
蔡火炎說明,此次有5家業者在市場風險部分未達標,主因為113年期初資本適足率與淨值較低,損失吸收能力比較不好,受到市場衝擊風險較高,後續會請其提出改善措施,補強脆弱之處和弱點,強化風險管理,並將相關風險評估報告提報董事會通過。(編輯:潘羿菁)11409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