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東協最長稅務優惠 菲律賓強化招商競爭力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20日專電)隨著全球供應鏈持續轉移至東南亞,菲律賓政府正透過提供東協國家中最長稅務優惠以及其他改革,改善整體投資環境、提升成本效益,以與區域內其他國家競爭。
菲律賓經濟特區管理署(PEZA)署長潘加(Tereso Panga)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隨著「企業復甦租稅獎勵-重振經濟機會最大化法」(CREATE MORE)於去年11月生效,菲律賓提供的財政優惠在東協國家中最具吸引力。
潘加介紹,對於投資額低於約2.6億美元(約新台幣80億元)的外企,菲律賓可提供4年至17年的稅務優惠,優於其他東協國家平均5至15年;投資額超過此數的外企,再加10年稅務優惠期,總長達27年,遠超過東協國家中最高的15年。
此外,對於投資金額達500億披索(約新台幣263億元)以上或創造1萬個就業機會的大型項目,總統有權授予最高40年的稅務優惠期,優於越南政府給予三星的30年。
潘加強調,與其他東協國家普遍採取的「退稅制」相比,在PEZA註冊的出口型企業,可直接享受加值稅豁免;申請「加強扣抵優惠」的企業,公司所得稅率僅20%,低於馬來西亞的24%與印尼的25%,與越南及泰國相同。
菲律賓有1億1700萬人口,內需市場龐大,進駐在PEZA的出口型企業還可依「國內銷售允許額度」(DSA)規定,可以內銷最多30%的產品。
針對台商詬病的電價昂貴問題,潘加表示,PEZA正與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PNOC)及民間能源夥伴合作,試行「自發電型工業園區」計畫,以有效降低園區電力成本。
由於不再需要支付電力傳輸費用,電價已接近東協競爭對手的補貼電價,加上菲律賓推動再生能源,電價已從2024年的每度約新台幣2.93元,降至2025年初的約2.18元。
潘加也提到,PEZA為進駐廠商提供「一站式服務」,並把經濟特區與港口、機場及物流通道連接起來,提高營運便利性。此外,菲律賓政府正積極推動「呂宋經濟走廊」(Luzon Economic Corridor),將強化戰略基礎設施的品質。
當被問及如何與其他東協國家與印度等區域對手競爭,潘加回應,PEZA正透過政策改革、基礎建設升級與客製化投資服務,全面強化競爭力。
潘加說:「結合長年管理出口園區的經驗以及一站式服務模式,菲律賓正透過市場通路、勞動力與政府支援等綜合優勢,與鄰國互補、共同發展,而非單純的低成本競爭。」(編輯:韋樞)11410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