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蔣尚義:AI驅動半導體再成長 應用擴展會轟轟烈烈

2025/11/6 12:1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6日電)鴻海董事暨訊芯-KY董事長蔣尚義今天表示,人工智慧(AI)是下世代驅動半導體需求成長的力量,未來AI應用產品會更多元化,商機可期。他指出,半導體摩爾定律面臨物理侷限,台灣應布局小晶片等系統設計、搶進先進封裝,才能保持半導體產業領先。

蔣尚義上午受邀參加遠見高峰會,分享AI時代下半導體產業展望。他指出,AI是繼網路、個人電腦(PC)、智慧型手機等世代應用驅動者後,下一世代帶動半導體產業需求的主流驅動力量。

蔣尚義指出,半導體的世代驅動者是帶領新一代半導體的技術定義,以往PC或手機等世代驅動者多以單一產品帶動市場需求量;目前進入AI世代初期,以基礎建設和資料中心設施為主,真正的AI應用來沒浮現,就已經帶動新世代半導體龐大需求。

蔣尚義表示,未來AI應用擴展至其他領域,「會更轟轟烈烈」,包括智慧電動車、機器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將有上千、上萬種產品具備AI功能,人類未來各個生活領域都會應用到AI,未來AI應用產品會更多元化,商機成長可期。

從半導體技術來看,蔣尚義表示,以往PC或手機世代驅動力量,主要搭配半導體「摩爾定律」(指晶片上可容納的電晶體密度,約每18至24個月便會增加1倍)的技術微縮、效能提升、功率下降、成本降低等趨勢,但仍以單一性質電子終端產品為主要驅動。

他舉例,使用4奈米以下的半導體先進技術節點,成本非常高昂,開發4奈米以下先進製程需要20億美元的研發資金,要銷售超過100億美元金額規模的產品,才有機會回本。

他指出,目前摩爾定律在半導體先進製程已面臨物理侷限,因應未來AI產品應用多元化且需求量大的市場,半導體產業需要積極布局小晶片(Chiplet)設計架構,高階運算晶片設計的龐大成本,可應用在AI時代多樣化的終端產品,可因應半導體先進製程高昂的設計成本。

蔣尚義表示,摩爾定律走到物理極限,台灣在晶圓製造、半導體封裝等領先地位,將會受到挑戰,讓後進追趕者有機會迎頭趕上。

他建議,台灣半導體產業要持續積極布局半導體系統設計,特別是在封裝領域,現在包括台積電的CoWoS、InFO等先進封裝,設計架構已經不一樣。

蔣尚義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要持續維持既有晶圓製造和先進封裝優勢,也要積極搶進封裝市場、布局系統設計層面,才能繼續保持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地位。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談到半導體產業在美國布局看法,蔣尚義引述自己在美國的經驗指出,美國文化使得「回美國製造」趨勢,「可能很難做」,他直言,「因為美國老百姓生活太好、不願意吃苦」。

蔣尚義表示,半導體是資本密集產業,新技術推出後設備折舊是成本關鍵,機器要隨時運作、設備要維修,但生產線須不斷運作維持產能,在台灣凌晨,半導體廠商打電話給設備工程師,就可以馬上維修,「但在美國,這是做不到的」。(編輯:張良知)11411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美前國安顧問:川普外交政策為全球帶來穩定安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