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IC年會 經部:3策略搭配信保助中小微企業成長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1日電)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今天舉辦ACSIC第37屆年會,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表示,信用補充機制是各國推動中小微企業發展與經濟成長有效工具,面對地緣政治變動等挑戰,政府祭出3大策略,搭配信保機制等配套,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亞洲地區信用補充機構聯盟(ACSIC)第37屆年會今天開幕,主題定為「運用金融創新提升信用補充機制效率」,亞洲各國信用補充機構代表及國內外貴賓共約200人與會。
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董事長魏明谷致詞表示,中小企業是各國經濟動脈,要讓他們穩健成長茁壯,更重要的是健全金融活水,信用補充機制一直扮演中小企業成長關鍵角色,是亞洲各國重視及扶植中小企業發展利器,也是聯盟成立目的與宗旨。
魏明谷指出,台灣是ACSIC創始會員國之一,本次是台灣第5次主辦。信保基金已成立超過半世紀,持續為台灣中小企業做最堅實靠山,促進台灣經濟發展與成長,陪伴台灣企業夥伴面對多變國際環境,無後顧之憂向前衝。
魏明谷表示,在全球經濟動脈AI、大數據等科技日新月異的此刻,信用補充制度重要性尤其受各國政府重視,信保機構更要與時俱進,運用金融科技,持續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協助。本屆以「運用金融創新提升信用補充機制效率」作為年會主題,相信透過大家集思廣益,能激盪更多創新火花,提升信用補充機制運作及服務效能,共同注入新活水。
何晉滄表示,這是台灣第5次舉辦ACSIC年會,距離上次舉辦7年以來,ACSIC會員機構、與會人數逐漸增加,不僅代表各國對信用補充機制重視,更證明信用補充機制是各國推動中小微企業發展與經濟成長有效工具。
何晉滄指出,面對全球化與區域經濟快速變遷,中小企業面臨挑戰日益複雜,從地緣政治變動、供應鏈重組、通膨關稅壓力,都對各國經濟帶來嚴峻考驗,凸顯國際經驗交流重要性。
何晉滄表示,台灣中小企業占整體達98%,在經濟穩定、就業占重要地位。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數位轉型、地緣政治變化影響等,政府推動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透過數位轉型、淨零轉型、通路發展等3大策略,搭配培訓補助、普惠金融、租稅優惠、信保機制等配套措施,期望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帶動員工薪資水準提升,落實創新經濟與包容成長目標,提升中小微企業國際競爭力。
何晉滄說,面對未來經濟環境持續變化與科技持迅速發展,經濟部將協助信保基金持續精進,提供更多元、創新融資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永續經營。
本屆年會邀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金管會銀行局局長童政彰等貴賓演講,並有多場專題座談,議題包括普惠金融、數據驅動決策、金融科技等。(編輯:張良知)11411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