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擬投資本土衛星終端設備 盼形成衛星產業鏈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7日電)中華電信積極強化網路韌性,董事長簡志誠今天首度透露,除了代理衛星,中華電正評估投資本土衛星使用者終端設備(UT),希望可形成衛星產業鏈,導入台灣強大的電子製造能量,服務試驗成功後也能行銷世界。
中華電信今天舉辦「2025中華電信智慧創新應用大賽暨5G加速器徵選活動」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響應全球AI技術急速發展,今年賽事全面升級,聚焦智慧文化、製造、醫療、環境、生活、交通與金融7大應用領域;同時增設「元宇宙應用特別獎」,今年共吸引263組、逾800人報名,創歷屆新高。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表示,5G加速器自2018年啟動以來,以大帶小、已成功吸引82家新創團隊加入,累計起來已協助取得資金超過新台幣10億元,並推動稜研、環球睿視等進入資本市場,兩家公司均在加速器陪伴及媒合下順利取得市場資金。
簡志誠表示,未來投資兩大重點一個是AI應用,一個是衛星使用者終端設備(User Terminal,UT),現在AI是一個不可避免趨勢,投資AI應用、智慧醫療、智慧生活都是中華電鎖定標的,投資衛星使用者終端也能貢獻網路韌性,希望可形成衛星產業鏈,服務試驗成功後,也可以行銷全世界。
簡志誠指出,目前全球主流UT製造商仍以美國與韓國業者為主,台灣雖具備強大的電子製造能量,但真正進入衛星終端設備供應鏈的廠商仍不多;目前中華電信已接觸5至8家本土廠商,涵蓋不同技術類型,希望能從中找到具備潛力的合作與投資對象。
他接續說,投資衛星使用者終端會鎖定海事、航空器、汽車及住家及企業端的應用,未來推廣衛星業務,使用者終端可優先使用國產設備,未來6G一定會有衛星元素,衛星是很重要的通訊媒介,希望透過韌性建設把服務帶起來,也希望台灣製造業力量可以進入供應鏈。
此外,在衛星布局方面,中華電信先前宣布,與美國Astranis衛星公司策略合作,引進其第3代MicroGEO衛星,強化台灣上空的衛星通信容量;簡志誠今天表示,合作衛星預計於今年底發射,最快明年第3季即可投入商用。
中華電總經理林榮賜表示,衛星快速發展,要把市場做大,衛星的通訊終端一定要先平價化,希望可以導入台灣力量降低終端,光纖、行動、衛星服務範圍廣,新應用將能帶動企業及消費客戶市場。(編輯:黃國倫)11411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