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好萊塢罷工抗議AI搶飯碗 專家:科技不會回頭

2023/7/16 16:07(8/9 13:1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好萊塢相隔43年再度遇上編劇、演員同時罷工,14日在迪士尼(Disney)製片廠外聚集罷工人潮,舉牌抗議。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攝 112年7月15日
好萊塢相隔43年再度遇上編劇、演員同時罷工,14日在迪士尼(Disney)製片廠外聚集罷工人潮,舉牌抗議。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攝 112年7月1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15日專電)好萊塢演員和編劇正罷工,AI人工智慧是癥結點之一;來自台灣的奧斯卡科學技術獎得主馬萬鈞向中央社記者分析,科技不會走回頭路,AI技術會越來越精進。

好萊塢影視產業面臨60年來首見,演員和編劇工會同時罷工的窘境。勞方指控,影視製作公司在協議當中,要求演員必須同意接受掃描,僅支付一次酬勞,資方形同買斷演員的影像數據。

儘管資方否認上述的說法,但擔憂AI人工智慧搶走演員飯碗的疑慮升高。有人開玩笑說,演員演出一次,能領到掃描的酬勞已經很好了,也許未來電影不再需要真人演員。

專長為電腦繪圖、視覺特效,曾在2019年獲美國影藝學院頒發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的旅美台籍工程師馬萬鈞接受中央社訪問,分析AI科技對影視產業的影響。

馬萬鈞獲得奧斯卡獎的科技,正是用來掃描演員臉部表情的球型裝置,能捕捉真人臉上的細微結構,在電腦上重建高解析度的臉部幾何模型,應用在「數位替身」的換臉用途。

馬萬鈞參與的「鋼鐵人3」就用上數位替身的技術。主角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拍戲摔傷腿,為了不耽誤拍攝進度,製片用替身上陣,後製時再用電腦把替身的臉換成小勞勃道尼。

他參與的電影「玩命關頭7」(Furious 7)又是一例。主角保羅沃克(Paul Walker)意外過世,製片利用弟弟替身演出,再用視覺特效技術,在電腦上後製換成保羅沃克的臉。

馬萬鈞表示,好萊塢的影視作品中應用換臉技術已經行之有年,隨著AI技術的引進,透過臉部掃描建立的資料庫進行機器學習之後,做出的效果更為逼真。

串流平台Netflix正在開發的最新進展是,當影片使用另一種語言配音時,劇中角色的嘴型可以跟著改變,且讓觀眾看不出破綻。

馬萬鈞表說,現今技術已經有能力,可以用AI隨機生出任何一個想要的演員,按需求訂做臉部特徵或身型,而且放在影片當中讓觀眾肉眼分辨不出來。

但他強調,AI結合電腦動畫完全取代真實演員的那一天不會這麼早發生,重點是成本。

現有視覺特效在AI的推動下進展神速,80歲的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在電影中可以靠著特效,看起來好像40歲。但那是經過上百個視覺專家,花費好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做出來。

馬萬鈞說,哈里遜福特值得花這麼大的成本做特效,但大多情況下,聘請臨時演員的費用遠低於使用電腦特效。因此他認為,像是「輸入幾個指令可以生成一部電影、AI全面取代真實演員的那一天」或許要10年以上。

但他也強調「科技不會走回頭路」,AI技術只會越來越精進,對於勞工的衝擊可以預見,就像130年前汽車發明之後,原本的馬夫都改去開計程車、很多拖車的馬頓時沒工作一樣。

馬萬鈞猜測,資方甘冒「貪婪」罵名,在協議中主張買斷演員掃描影像的權利,或許對於科技進展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編輯:韋樞)1120716

來自台灣的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得主馬萬鈞向中央社分析AI人工智慧在好萊塢影視產業的影響。圖為馬萬鈞3月受訪的資料照。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傳真 112年7月16日
來自台灣的奧斯卡科學技術成就獎(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得主馬萬鈞向中央社分析AI人工智慧在好萊塢影視產業的影響。圖為馬萬鈞3月受訪的資料照。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傳真 112年7月16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