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科技儀器輔助執法 追繳空污防制費逾11億元

2025/7/18 10:3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8日電)環境部近幾年透過科技儀器輔助執法,已查獲多起事業故意繞過合法排放管道或污染防制設備的排放廢氣案,並與地方政府合作追繳空氣污染防制費逾新台幣11億元。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今天發布新聞稿,近年來透過科技儀器及區域智慧空品感測物聯網(AIoT)等科技工具輔助執法,已查獲多起事業繞流(即故意繞過合法排放管道或污染防制設備)排放廢氣案,並與各縣市環保局合作追繳事業短繳空氣污染防制費逾11億元。

環境管理署列舉近期1起運用智慧稽查的案例,揪出彰化縣一家從事PU合成皮業的公司,長期短繳空氣污染防制費,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於5月29日判決確定,公司須補繳空氣污染防制費4000萬元。

環境管理署指出,這家公司也被查出未依固定污染源操作許可證核定內容確實裝填及更換空氣污染防制設備的活性碳,造成空氣污染,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第24條第2項規定,經彰化縣環境保護局依法裁處10萬元罰鍰。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環境管理署呼籲事業應落實各項空氣污染防制工作,妥善收集處理空氣污染物,維護空氣品質,並應誠實申報原物料使用量,依法繳納空氣污染防制費,倘有短漏報製程原物料使用量及短繳空氣污染防制費情形,應主動向各縣市環保局補申報、補繳,切勿心存僥倖,否則一旦被查獲,將面臨科處刑責與追繳空氣污染防制費。

環境管理署強調,透過區域治理將持續與各縣市環保局加強污染源管理管制,嚴防不法及維護環境品質。(編輯:管中維)11407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